【校外參訪】馬崗招待會所|走讀系列(二):大海開箱-海、居民與他們的海海人生

【校外參訪】馬崗招待會所|走讀系列(二):大海開箱-海、居民與他們的海海人生

【校外參訪】馬崗招待會所|走讀系列(二):大海開箱-海、居民與他們的海海人生

住在馬崗的人們,對於海有著根深蒂固的連結,大海開箱組的我們,這次選了五張照片,試圖希望能夠從在廟宇中對海的想像開始,帶到這塊海洋中所生產的海菜與螺貝類,以及人們是如何取得這些資源。儘管當天的浪阻止了能夠親自踩踏上潮間帶的機會,對照著過去記憶與現在的大海,我們對於海的體感卻依然相當深刻。

 

廟宇中的海洋生物


出海前,到「吉和宮」向天上聖母求平安,是許多馬崗居民會做的事情吧!馬崗居民的生活與海洋緊密連結,也反映在廟宇的雕刻中。吉和宮的裝飾構件,雕塑出章魚、鯉魚、鰻魚在海浪、水草之間穿梭的景象,體現社區的生活情境,是否也表達了在地信眾內心對魚獲豐收的期望、以及對神明與海洋的感謝?線香裊裊的飄散著,得到了神明的庇佑,漁民們得以安心地繼續回到潮間帶討生活。

 

馬崗吉和宮一隅的雕刻裝飾/大海開箱小組 攝

 

海洋寶藏庫


「海洋就是在地居民的寶藏庫」,說明了在地海女們的心聲。他們以採集潮間帶生物為生,其中包含海膽、九孔、石花菜、紫菜、髮菜等。大部分海藻都生長於冬春交接期,因此為了能夠適應海洋的生活,海女們都很了解各種海洋生物生長季節與海流狀況。為了保護生態,海女們不會用氧氣筒潛水,以防過量採集。由此可見,海洋賦予了當地居民生活的可能性,當地居民也對海洋抱持感恩與敬畏的心。

 

馬崗海女老師向博物館所師生展示潮間帶的海產/大海開箱小組 攝

 

草鞋與蛙鏡


為了能在濕滑青苔地行走、採集野菜而特別編織的草鞋,其中可以看到在背面的編織方式特別讓所有的稻草方向錯開分叉,讓受力不會集中在同一方向;而用牛角製成的蛙鏡,則綁上麻繩並用瀝青固定鏡片,讓海女們能夠更方便下潛。海女們所使用的稻草與牛角皆是來自於村民自己農耕的產物,其中牛角這樣的材料使用,更是顯示了過去以農業為主的漢人文化,小漁村在一個自我充足的環境底下達到平衡。

 

馬崗海女們的草鞋與牛角蛙鏡/大海開箱小組 攝

 

用托仔(thuh-á)鏟淺戳仔


參訪當天,雖然因為風浪較大而無法前往潮間帶,但是海女老師們帶著道具來到展場,再配上一個笠螺殼,就好像來到了海邊。海女老師掏出特定的道具,熟練地展演採集方法:「這種淺戳仔會生在石頭上,手指要抵住殼,拿這支托仔從底下插進去,就可以鏟起來了。淺戳仔若是牢牢咬在石頭上,就很難鏟了。這支托仔這邊缺一角,就是有一次鏟到一顆很難挖的。」採集是技藝,也是海女們深刻的身體記憶,可以餵飽家人,也支撐起家戶的經濟。

 

海女老師示範鏟淺戳仔的方法/大海開箱小組 攝

 

產地直送

 

馬崗海邊可見在地商家販售的「滷九孔」和「滷鮑魚」告示牌,而告示牌背後就可以看到建在潮間帶上已廢棄的鮑魚、九孔海底養殖池。採集野生九孔、鮑魚在70年代從臺灣東北角開始,後來發展出海底養殖,再進展到陸上養殖,直至2003年九孔成貝因不明原因大量死亡,導致產業衰落,全國目前也僅剩東北角有持續養殖,馬崗正是其中一處,現今當地店家幾乎都有販售九孔和鮑魚。

      

從信仰至維生,生活各層面都顯現出當地人民與潮間帶、與海洋長期共存與興衰發展的緊密關係。

 

馬崗地區的「滷九孔」和「滷鮑魚」告示牌/大海開箱小組 攝

 


 

課外參訪:馬崗招待會所|走讀與共展行動

領隊教師:黃貞燕老師

交流對象:林奎妙 / 石在工作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