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校外參訪】國家人權館兒童戲劇之《說好不要哭》活動評論
2022-12-19
報導者/ 高郁媗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國家人權館兒童戲劇之《說好不要哭》活動評論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國家人權館兒童戲劇之《說好不要哭》活動評論

《說好不要哭》是由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欽生前輩的故事改編而成的繪本,繪本中以海豚東東為形象,將前輩的故事以東東的冒險故事描述,其中主要角色包含把東東關入監獄的章魚典獄長、章魚典獄長的授權人龍王、東東於監獄中認識的朋友螃蟹及海龜、東東尋短時出現的死神,以及給予東東勇氣的媽媽。總體而言,劇情立意清楚、故事線簡單好懂,很適合說給小朋友聽。然而在劇中的表現方式根據同場小朋友的反應,好像不是非常了解劇情。筆者想主要原因如下:

 

戲劇性取代完整故事脈絡的呈現

 

其一整部劇除了『東東』、『媽媽』有比較明確的用中文說出來以外,其他的對白都是以壯聲詞表現,儘管聽起來像是有基本的句法,在多數情況下也可以用角色的情緒去推敲,但在不了解原故事的情況下小朋友很難推測章魚典獄長及龍王是為了逼供進而用刑,根據在場小朋友的反應可以發現,他們只是覺得東東在海面上有爆炸後,突然有一個看起來人不錯的章魚出現,接著東東就被虐待,如此缺乏脈絡的認識,無法以誣賴及冤枉將故事串連,這樣一來權威。

 

戲劇中的抽象元素穿插

 

其二是演出的象徵複雜,主要場景在現場演出與類似皮影戲的光影演出穿插。在一開始東東離家時與媽媽的對話是以皮影戲呈現,這個橋段銜接到東東出場並無問題。然而東東在外面玩耍時遇到大爆炸以皮影戲方式呈現。雖然可以了解火災難以在現場表演,但在皮影戲中,東東從主動展演的演員變成被動被觀察的皮影,小朋友只是覺得東東剛好遇到災難,不能了解在個意外事實上是東東被誤認為犯人的開端。在這邊或許有傳達出故事中人生無常的概念,但無助於讓小朋友了解掌權者罔顧事實。此外了解陳欽生前輩的經歷,就可以知道死神象徵著前輩在監獄中多次想要尋短的絕望,然而以現場小朋友的反應可以發現,除部分小朋友很害怕死神所以躲起來不敢看外,其他小朋友以為是死神主動找上東東,最後東東想起媽媽奮力掙扎,才活下來。在全劇中也有很有趣的象徵,如將海豚媽媽投影在薄紗上,每當東東想要碰觸薄紗上的媽媽時,薄紗就如同海浪轉向一樣無法碰觸,這同樣也代表著陳欽生前輩的媽媽飄洋過海到綠島來看他,兩人之間始終隔著欄杆和玻璃,無法碰觸到對方;另外,龍王的雕像通體以白漆覆蓋,筆者認為是象徵白色恐怖;東東、螃蟹、海龜在監獄時他們的尾鰭、蟹鉗、龜殼都被剝奪,筆者認為這也是象徵著『被折斷的筆桿』。

 

角色的互動性

 

最後,可能為了排除小朋友對於反派角色的心理障礙,在章魚出場時有與小朋友互動,邀請小朋友跟他跳舞,或是死神出場時先讓死神打電腦、打噴嚏、打瞌睡,都讓小朋友能夠跟角色更親近,但筆者不確定如此一來小朋友是否會覺得角色一下好笑、一下可怕,有點混亂。

 

整體而言,筆者覺得這個劇場在親情的渲染上下足功夫,應能很清楚的向小朋友表達親情之間的羈絆,然而對於小朋友來說應該有入戲困難,在語言上、角色上的混淆,會使小朋友難以理解故事劇情,也無法從中培養出正義感。

 

人權館陳俊宏館長(後排左六)、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後排右五)與兒童劇《說好不要哭》演員及親子民眾全體合照/國家人權博物館 供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108-1博物館教育專題

教師:陳佳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