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合作/工作坊】澎湖生活博物館:我的神仙鄰居,以及文澳的山海故事
2023-11-10
報導者/ 岳宸萱 編輯者/ 黃昱儒

【產學合作/工作坊】澎湖生活博物館:我的神仙鄰居,以及文澳的山海故事

【產學合作/工作坊】澎湖生活博物館:我的神仙鄰居,以及文澳的山海故事

參與者於孔廟(文石書院)前大合照/王麗婷 供

 

推行超過二十年的澎湖學研究,主要以學術調查作為主軸,110-111年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合作,期以「行動的、參與的澎湖學」為概念,將關注場域回到人們生活的社區及廟宇空間,並運用澎湖學累積的成果,推行在地展示與教育體驗活動,另一方也藉由社區參與的實踐,為澎湖學增益更多地方觀點、在地知識的內涵。

 

住在隔壁的神仙鄰居

 

澎湖生活博物館周邊的文澳社區,坐落著孔廟(文石書院)、文澳祖師廟、文澳城隍廟及聖真寶殿,這幾間廟宇也呼應著文澳社區所在的西文里「滄海桑田」的變遷故事。廟宇的出現與聚落的發展有深刻的關係,這四間廟宇並非「橫空出世」,它們的出現、座落的位置以及信仰的內涵(崇祀神明與靈驗事蹟),蘊含著住民的生活智慧與移動足跡,也保藏了文澳地景上不同時間的刻度。文澳地區依山傍海、有漁有農,沿著海岸的舊路成為了現在的主要幹道-「新生路」,走過新生路可以發現土地與海洋邊界的變遷痕跡,更串接起了人與土地的互動。

 

「我的神仙鄰居,以及文澳的山海故事」為「行動的、參與的澎湖學」的系列活動,北藝大研究團隊透過耆老訪談、老照片及故事的蒐集,企圖從不同角度呈現廟宇做為地方歷史資料的意義,並設計出一條導覽路線,希望能帶領參與者從清代官用牛車路──新生路出發,以四間廟宇串接的故事為主軸,從海到山、從漁事到農作;從清代官衙重地、日治時期的建設、再到戰後眷村與軍營,以行腳認識文澳社區的歷史文化的紋路。除了運用可見的場域解讀,如廟宇的坐向、大小路、山的方位等,北藝大研究團隊針對本次活動特別設計了走讀地圖作為輔具,並將已不可見的海岸線及聚落紋理以圖畫方式再次展現。

 

本次走讀活動特製導覽地圖/王麗婷 供

 

用地理區位、廟宇信仰、家族故事書寫文澳的山海故事

 

在走讀活動的一開始,北藝大團隊陳英豪助理便利用一張「太子爺衝廟」的老照片來說明「消失的潮間帶」,這張照片乃是舊時自文澳祖師廟內向門外拍攝的,從照片中可以發現過去祖師廟前即是海岸潮間帶,搭配上本次的導覽地圖,點出現在的新生路過去曾是潮間帶的記憶,也讓參與者想像舊時的廟埕模樣。

 

運用現地即有的物件,導引觀眾觀察,此天公爐上的寄附者顯示甘盡順家族與文澳祖師廟關係密切/王麗婷 供

 

古稱暗澳的文澳在今日分西文里及東文里,暗澳最早被記載為「穩澳山」,意思是有海、有山之地,山海之間的潮間帶形塑了文澳的聚落生活,在這裡居住著從事各種營生行業的人們。在進入文澳城隍廟時會經過的牌樓旁有一間細長的房子,這裡居住著甘姓家族,而甘家柵網圍魚乃是聚落盛事,村民都會來撿捉甘家的「漏網之魚」,流傳在文澳的俚語「盡順三個面」,意思指一個人翻臉比翻書還快,而盡順就是甘家的甘盡順,他在面對不同的狀況時會展現出不同的個性,在潮間帶柵網圍魚、牽牛去田裡種地,或做其他不同的工作時,可能呈現兇悍、和善或疲倦的態度。甘盡順忙碌的日常,反映了居住在有山有海的文澳聚落,人人都需要有能從事不同的工作的斜槓能力。

 

左側狹長的甘盡順家宅,因部分土地被徵用才形成現今的樣貌,呼應著文澳過去常被官方徵用土地的脈絡/王麗婷 供

 

在走讀的過程中,吳淳畇助理也帶領參與者留意路邊的花生田與水井,井水是文澳地區常見的用水來源,優良的水質促進了文澳的產業發展,如種植花生、高粱、蕃薯、玉米,以及製作豆腐、醬油、榨花生油等產業也聚集在此區域。現今在聚落仍可看到的東城門井,據說就是明代所建的天啟明城於其東門附近之鑿井。

 

花生田呼應文澳過去的農事與水源/王麗婷 供

 

而文澳潮間帶作為海水淡鹹交會地,位於現在馬公27號井出海處,現已填蓋的「水嗆溝」,推論可能起於馬公國中東邊,依據北藝大研究團隊訪談地方耆老,耆老回憶在尚未填海造路之前,漲潮時溝內水位會因海水與淡水相碰漲起,而有「水嗆溝」之稱,溝邊居民過去常在此抓魚、釣青蛙。

 

早年水嗆溝的位址,因填海造陸而消失的重要地景/王麗婷 供

 

今日文澳的行政文教區腳下曾是潮間帶,1977年填海造路逐漸取代潮間帶,1981年馬公第三漁港起建,讓過去曾是海洋與種地上遷進更多的住民,海岸線的推移也深刻地改變了依山傍海之人的生活。透過走讀,我們循著這條曾經的海岸線,仔細觀察路上各種不同的線索,細細探索過去的暗澳日常,感受時空推移的「滄海桑田」。

 


 

計畫名稱:行動的、參與的澎湖學
活動名稱:我的神仙鄰居,以及文澳的山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