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演講】模擬藝術拍賣會—藝術博物館專題課程講座
2024-05-15
報導者/ 廖怡涵 編輯者/ 黃昱儒

【課程活動/演講】模擬藝術拍賣會—藝術博物館專題課程講座

【課程活動/演講】模擬藝術拍賣會—藝術博物館專題課程講座

模擬拍賣會中富翁們與拍賣官合影/黃秀梅 供

 

博物館研究所本次藝術博物館專題課程,楊育睿老師邀請具有豐富拍賣會經驗的何冠緯老師,帶來一場藝術品模擬拍賣會,同學們將扮演無預算上限的上流富翁參與藝術品的競標,藉由此活動帶領同學了解藝術品在市場流通背後的運作方式,有什麼樣的條件考量?又與博物館產生什麼樣的連結?

 

何冠緯老師拿著人民的拍賣會法槌,進行模擬藝術拍賣會開場/黃秀梅 供

 

漫談藝術市場

 

品牌效應之於藝術品的影響,何冠緯老師提及藝術品的購買需求除了社會價值與情感價值以外,本身也具有「炫耀財」的特性,藏家往往在購入藝術品前,會參考權威機構、品牌現象與市場龍頭,來判定投資的時機與價格。而美術館作為藝術的權威機構,所帶來的票房經濟與體驗經濟,也會與藝術市場串聯成藝術品的生態鏈。

 

而藝廊與藝術市集的展場,則被比喻為商品貨架,必須通過週期性換檔、挑選作品等「貨架管理」,來持續吸引藏家的興趣。周旋於藝術市場間的藝廊職員,除了熟悉作品與製作拍賣圖錄之外,也需在拍賣工作期間進行大量的情緒勞動,何冠緯老師提到藝廊職員往往因此自稱「gallerina」,其意為藝廊裡的芭蕾女伶,儘管工作繁忙,在應對潛在藏家時也必須表現得從容、優雅,以符合與藝廊、藝術品相應的社會形象。

 

何冠緯老師以拍賣官身分主持競標,而同學們透過舉手來演示出價/黃秀梅 供

 

藝術拍賣會開始!

 

模擬藝術拍賣會入場時,參與的同學需認領號碼牌做為競買人的編號,接著由擔任拍賣官的何冠緯老師主持並逐一介紹藝術品。本次拍賣會以國內現代藝術作品與國際當代藝術作品為主,前者包含了廖繼春《野柳競秀》、張大千《銀河落九千》、李可染《桂林春雨》、席德進《日月潭風光》、趙無極《輕舟上的一對戀人》…等,而國際的代表作品則有班克斯《擲花者》、奈良美智《宇宙女孩》,以及草間彌生《直島小南瓜》…等。

 

在拍賣官介紹完作品資訊後,即以底標價格開始出價,且必須達到預估價,交易才會成立,而未達到預估價的作品往往會以「流標」作結。競標過程中,競買人每舉一次手即是同意提升「一口」價格,「一口」通常約為價格的十分之一,因此每當競標價格多一位數,「一口」單位的價格也會相對提升。直到最後一位競買人的出價價格被拍賣官喊出三次,且無人再舉手參與競爭時,拍賣官便會「落槌成交」完成該件藝術品的交易。

 

看穿藝術品交易的鋩角(mê-kak)

 

這場模擬拍賣會中,因為缺乏真實交易的財力問題和後續運輸問題,使得大家在競價時都非常踴躍,最終每筆交易都順利的高價完成!那麼各位富翁該如何判斷支付的價格是否與藝術品的市場價值相對應呢?其中的線索,便隱藏在各個作品開始競標前的作品介紹中。最理想的交易形式,是作品來源清楚,並且具有藝術家生涯的代表性風格,因此若非藝術家的代表性風格、作品來源說明不足,就可能有買貴的疑慮。除了出價過高的問題,更需注意拍賣會中「贗品」的存在,本次便因應愚人節安排了幾項贗品作為考驗,於模擬拍賣會最後何冠緯老師為大家揭曉,分別是量產的商店販售品、起標價過低的大師級作品,以及只是噴墨輸出的仿製品。

 

何冠緯老師解釋各作品的成交金額是否合理/黃秀梅 供

 

藝術市場的多元性

 

模擬拍賣會中的藝術拍品僅管無法以真跡演示,何冠緯老師仍提供了從文件資訊、材質、保值性、起標價等細節,來衡量藝術品成交價格的方法,除了讓同學們生動瞭解藝術作品的交易流通過程之外,也補充了前輩藝術家的市場流動困境,與世代的藝術品味轉變,皆有影響藝術品價格的可能性,進而使得價值與價格的判斷產生落差。

 

近年來藝術銀行興起,藝術品的競拍不再侷限於富人範疇,讓普羅大眾更可以可負擔的價格獲得藝術品,而藝廊作為相對於博物館的藝術品展演替代空間,也以不同的身份參與了藝術生態的多樣性,以經濟學角度鼓勵藝術品製造,與從博物館視角鼓勵藝術實踐,看似沒有交集的兩種藝術生產系統,然而不同管道對藝術品的處理方式,皆協助建構了藝術品在交易市場的地位。藉由本次模擬拍賣會,帶領同學從品牌效應、展示空間、藝術品價格、交易思考模式等不同層次去理解藝術市場,不失為一種有趣的藝術品生態鏈體驗方式。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藝術博物館專題
教師:楊育睿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