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藝術博物館與維護工作–范定甫修復師三間修復工作室參訪報導
2024-05-21
報導者/ 陸璟賦 編輯者/ 黃昱儒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藝術博物館與維護工作–范定甫修復師三間修復工作室參訪報導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藝術博物館與維護工作–范定甫修復師三間修復工作室參訪報導

 

范定甫老師為我們講解不同形式的文物維護方法與相關材料 / 陸璟賦 供

 

博物館研究所楊育睿老師帶著「藝術博物館專題」課程的同學,參訪范定甫(下稱范老師)所創辦的「三間修復工作室」。創辦人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國立臺南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曾於上海博物館實習,也曾任職於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裱畫室、英國大英博物館保存修護部門。近年來,范老師也承接了各項單位所委託的文物修復計畫,具備豐富的國際交流經驗與文物修復專業技術。

 

初探文物修復工作形與色

 

首先范老師向我們講解有關文物修復的知識,如修復工作室的空間格局、工作規範、修復工具、維護與修復材料、微環境的種類與製作方式等等。

 

修護常用工具包含刷子、手套、無酸膠帶等等,維護材料包含mylar卡(聚酯)、無酸中性紙、無酸檔案夾紙、無酸卡紙板、無酸瓦楞紙板、泡棉膠、無酸木織布等等。由於修復工作室所承接的修復工作大多屬於紙類、畫作等文物類別,文物維護形式包含L型夾、無酸框形裱褙(window mat)、無酸瓦楞紙盒等。這些材料告訴我們,文物的維護工作須從微環境的控制出發,並優先從接觸文物的材料思考,延伸到控制溫濕度,保護文物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不同類型的無酸材料,以避免文物接收到酸性物質 / 陸璟賦 供

 

在文物維護形式的介紹中,為了因應博物館典藏工作中各種類型的文物,修復師們發展出不同的維護方式,像是不同形狀或開關形式的書籍保護套、紙類或相片類型的護角(保護、支撐紙質文物邊緣的結構)就有不同類型與形狀的製作形式,如mylar片護角、無酸中性紙護角等等,最終目的均為方便博物館典藏從業人員的文物維護作業,如減少他們持拿文物的步驟,以及減少人手對於文物的觸碰等;立體文物的部分,修復師則會運用無酸的瓦楞紙板,來製作相應的紙盒,以方便借展與運送,降低文物被破壞機率,除此之外,不同類型的無酸裱褙,功能包含文物維護與展示。修復師也帶領同學們進行紙類文物護角的實作,最簡易的護角製作方式是使用Mylar卡折成三角形,並黏貼在無酸卡紙板上。

 

不同類型的護角 / 陸璟賦 供

 

博物館典藏專業中的藏品維護

 

藏品維護是典藏實踐中耗費成本高的工作,維護成本亦是博物館文物入藏與採購的主要考量,范老師也說明到目前國內並沒有相關的製造商來供應這些材料,包含需求量極大的無酸材質的紙板,大部分的文物維護材料都是進口的,因而價格較為昂貴。而若沒有進行維護與修復,文物的形態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改變,如容易遭到人為破壞,或是受到周遭環境溫濕度的影響而氧化,導致文物背後所蘊含的特定知識、記憶或美感體驗隨時間消逝。典藏人員需要具備文物維護的知識,以便在工作執行的過程中,以正確的專業態度對待文物。

 

而修復工作室的委託者有私人蒐藏家與博物館。在進行修復工作之前,他們會與委託方確認所有修復細節,包含預計修復成品的樣態等。然非所有蒐藏家都具備典藏維護的知識與資源,私人蒐藏家會找修復工作室來進行文物的維護,而讓同學更好奇的是,為何博物館也會找外部資源來協助文物的維護與修復呢?其原乃是大型館舍具備足夠的典藏設備、資源與修復人才,較有能力應付大量藏品維護的需求。反之,小館舍的資源較少,可能因為資金不足,而在保存文物上,經常需要求助外部資源。

 

藝術品修復對於藝術博物館

 

在修習博物館研究所「展示研究專題」課程時,筆者曾與王嵩山老師討論過物件真實性的相關課題,主旨為藝術品經過修復之後,還是原本的藝術品嗎?或說,它還是創作者原本創作的藝術品嗎?其中的真實性會不會消失?老師以「忒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來回應此問題,說明真實性是人所定義與詮釋的,並沒有絕對的答案。同樣的,經過修復的藝術品雖然與原作有所差異,如技法與媒材性質上的改變,亦都有可能導向有別於原來作品的美感體驗,但若其中所要表達的藝術創作概念仍為後人所傳承,則該藝術品之真實性不變。

 

回應到本課程中所討論的藝術品之概念,即藝術品是藝術家將其生命經驗、想法、價值觀、概念等具象化的結果。由於藝術品的樣態也會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藝術博物館更需要具備專業的典藏技術來進行藏品的維護與修復,以傳承其中的美感體驗與藝術史知識。

 

同學們學習製作護角 / 陸璟賦 供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藝術博物館專題
教師:楊育睿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