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課程活動/演講】小型博物館與社區-以泰國為例
-
活動時間
2018年11月15日
-
活動地點
北藝大 研究大樓R410教室
-
關鍵字
人類學背景的平井老師在講座分享泰國案例,並從大阪民族學博物館出發提出參與活動後的田野觀察、發現,平井老師拋出兩個問題,其一為泰國如何發展出獨特的博物館模式?其二為博物館在地方社會扮演甚麼角色?討論博物館如何藉由蒐藏、展示與當地社群有所勾連,並對社會有所貢獻。
土著地博物館
在大阪民族學博物館(以下簡稱民博)中的泰國僧侶與機車的小型展示,是平井老師於兩年田野經驗觀察到泰國有別以往大家所熟知的傳統漁業技術,逐漸因外資進入使得工作有所轉向,藉由展示來說明泰國社會發展的情境。相較於日本的展示,泰國的博物館最初是希望藉由博物館讓文化獨特性宣傳出去,在20世紀初期,泰國政府特別從法國邀請歷史學家,以國家與佛家的角度來展示泰國歷史以及相關美術作品,到今天為止泰國有44個國立博物館,但這有兩個系統其目的分別是是為了彰顯國王治理的正統性以及泰國的文明,也透過這樣的工作來讓所有的泰國人為國家感到驕傲。
除此之外,平井老師更著重介紹 indigenous museum(土著地博物館),在臺灣語境下為具有地域性、地方性的博物館,且相對於國立博物館更有在地性。不過,這一類的小型館很早就有了,只是約在1980年後才改為這種稱呼,1990年便有一千個館以上,並由社區共同經營以呈現社區的歷史文化。這裡所指稱的「社區」大部分為「村落」,因為泰國佛教信仰的關係,所以每個村莊基本上都有一個寺廟,目前在博物館所看到的物件原本是放置於寺廟當中,有些是僧侶的日常用品,有些則是信徒們為了積功德所捐贈,另外,2003年至2008年SAC所推動的博物館研究,也為泰國博物館帶來很大的影響。
Lai Hin村落
Lai Hin村落為此次講座分享的案例,以農耕織布作為主要產業,1980年後面臨人口外移,直至2000年才轉型工業生產,而在此轉變博物館扮演了重要角色。平井老師說明寺廟本身便具有有陳列館功能,1999年S先生來到博物館後認為應妥善整理,便於2004年舉辦儀式來向大家募款整修博物館,也在此期間增加許多收藏,同時2007年也與SAC機構一起進行博物館工作,但這個博物館的編制成員只有兩個,除了周末或節日之外,基本上不開館,且博物館屬於寺院,而寺院整體是經由全村進行管理,所以如果博物館想有其他發展,便須經繁複流程從寺院委員會再到村落委員討論,從此可看出與其他博物館的差別。平井老師進一步從入口展示跟大家分享,入口處的右下方展示版介紹了這個村到外地工作村民的心聲以及現在生活的樣貌,正方形空間放置的是祭典用具,比較有趣的是村落會把物品帶出去使用,同為祭典使用以及博物館展示,正中央有個特別展區用鐵欄杆圍起來,裡面放置對村落來說珍貴的佛像,柵欄的鑰匙有三個由三個人分別管理,從此可看出村民對物品的重視度。透過展覽介紹平井老師總結此博物館約有二項功能:
1. 展示傳統的生活方式:最主要的功能是讓村落中高年以上的人可以接待從遠方來的親戚朋友,藉由此博物館來認識村落,也可回憶村落的農業社會與傳統活動慣習,透過觀看來喚起社區的情感認同,連帶牽動過去意義的情感。
2. 證明舊村落的歷史文化的真實性:泰國小型村莊是一大家族,若遇到傳染病、戰爭等問題會移動整個村落,在此過程中會產生新、舊村落的混合,此時博物館也能透過展示來證明舊村落的歷史文化的真實性(authenticity),以古文書與佛像證明村落文化的真實性和獨特的內涵。
佛教與文化財保存工作
泰國的佛教寺院從很早便有文化財的保存工作,雖然不稱為博物館但發揮博物館功能,而博物館也會號召捐款、捐贈,同時大家會優先挑出認識村落的歷史的文物,或是具有重要特徵、稀有的物件作為展示品,基本上皆為與祭典有關的物件,例如:護身符、收音機跟算盤等等具有歷史意義,抑或是能夠證明村落富裕發展進程的物品,有些特別的還有蜂巢,因為村落有人被螫到過世,除了記錄這件事也認為蜂巢害死人具有特別力量,所以放到寺廟裏面鎮壓。擺放的空間配置也重視泰國傳統空間方位的秩序,比如說上下的觀念到平面的東西南北也有方位秩序,東跟北就是比較高的,泰國會在上位的空間中放神的東西,透過在座位上呈現方位的階層秩序關係,雖然這樣的空間方位的思維逐漸淡卻,但在農村依然有它的影響力,在博物館中也會於上位放置與佛教相連的物品,下位便為日用品陳列處。講座提到村落的人會捐贈東西給博物館,但平井老師特別提到捐到博物館的物件與捐贈者的關係是會存在的,這樣的思維跟佛教觀念相關,也因為有這種微妙的關係,博物館不能隨便的把東西再轉到其他博物館當中,若博物館沒辦法可以管理的話,寺廟是要把東西還給原來的人,從此可看出捐贈者與寺廟之間的關係締結。
農村中社區性博物館
平井老師在這些現象觀察後,認為社區性博物館在農村當中具有幾種功能:
1. 社區發展:19世紀後半為了宣傳獨立國家的正統性以及文化特色,宣傳以泰國文明和曼谷菁英階層文化為主,刻意弱化其他區域的文化,但在1973年民主化促使地方文化意識抬頭,轉而重視地方文化, 1990年代逐漸認為泰國文明應該是以泰國農村文化為基礎,便強調「地方知識」與「民眾知識」,同時「在地博物館文化遺產」也成地方文化建設的關鍵字,到了2000年地方開始主張社區自治,而「一村一品運動」(OTOP)便非常盛行,博物館的展開也與村落發展具有密切關係。
2. 社區文化保存:1990年代以後地方開始工業化,農村開始移往都市,抑或是其他地方的人進到農村來,開始改變地方人口結構,在這種結構變動當中,大家更感到文化保存的重要性,而博物館變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最後,平井老師認為博物館的發展也跟僧侶文化復興運動有密切關係,寺廟為泰國博物館與圖書館的原型,但在1980年代寺廟的影響力越來越不顯著衝擊到寺廟發展,寺廟便開始思考透過新的方法來重建知識領導人與文化專家的位置,此概念便獲得特別是老年人與僧侶的支持,成為恢復寺廟的動力來源之一,而最初國家為了管理寺廟所設置了的全國網絡,現今也成為僧侶進行博物館與進修的機制與聯絡平台。博物館的推動也讓村莊人口回流,也帶來許多觀光客,寺廟進而也備受重視,產生了連帶的效果。透過SAC的推動,使得各個村落之間搭起聯結的橋樑,也因此以地域博物館宣傳並透過交流經營博物館提升自我意識。
講後交流
問:老師泰國介紹很像是以民族誌學家去做觀察,是由誰引薦到這個空間?
答:最關鍵的是SAC所介紹的,因為他們是人類學家的基地,還有清邁國立館長也有做很多民間的工作,泰國是非常重視人際關係與社會關係,所以你沒有經由誰的關係你可能會受到歡迎,但他們可能沒辦法告訴你更多東西。
問:SAC是泰國哪個機關為主要管理?有幾個博物館參加?
答:2003-2008年現在已經結束了,會停止是因為負責人換了,所以不會把資源再繼續投入在這裡,在這之間組織的首長是人類學家,對地方文化社會很有興趣,後來換了考古學家對博物館的文化遺產比較感興趣。其實SAC自己有官方網站大家可以查查看,SAC視作預算分配的,自己編制下沒有研究員,但他們會訂定很多計畫。
課程:博物館研究所 107-1 博物館與無形文化資產專題
教師:黃貞燕老師
交流對象:平井京之介 /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 人類文明誌研究部 教授
※本文轉發自 網站 北投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