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花東地區博物館參訪系列(二)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花東地區博物館參訪系列(二)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花東地區博物館參訪系列(二)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20年11月25日,我們來到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期間參觀特展「卑南遺址發掘四十週年:搶救考古檔案回顧展」,也與史前館王長華館長及特展策展人進行「史前文化博物館常設展規劃」座談。

 

卑南遺址發掘四十週年:搶救考古檔案回顧展

 

1980年代南迴鐵路開工之際,意外挖掘卑南遺址文物,旋即啟動臺灣首次的大規模搶救考古行動。本次展覽希冀透過文獻檔案和新聞資料整理與呈現,還原搶救卑南考古遺址事件中各方角力與利害關係,回顧卑南遺址事件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展覽分為三個展區,在「媒體發掘」和「怪手與守護者」中講述卑南遺址在地文化人士、媒體效益與學術關注等多方施壓下,突破非法盜掘、預算延宕等壓力,得以暫緩在鐵路局工程,進行搶救考古。「1980之外」展區則延續搶救考古行動中重要角色「在地文化人士」,敘述因臺東特殊的地緣及歷史,培養在地考古與文資保存的公民意識。

 

史前館館員向博物館所師生講解展示內容

史前館「搶救考古檔案回顧展」館員導覽/本課程攝

 

史前文化博物館常設展規劃座談會

 

座談開始,王長華館長說明改造工作包含二個面向。首先是入館景觀與動線的調整,舊有的建築呈現出古典、對稱、穩定的建築語言,由上而下的的參觀動線雖象徵考古挖掘的思維,但強調「工整」並沒有帶來良好的方向感和友善的參觀感受,因此在硬體調整上將解開束縛,取消固定參觀動線、引進自然光、拆除庭院中的日晷與水池,打造出自由流動、可供休憩的空間。其次則是組織體質重整,打造以當代人類學訓練為敘事的博物館,並以研究能量的調整與內造帶動展示更新,如建立「南島研究中心」、打造新常設展「南島廳」以及「史前史廳」。

 

其中眾所矚目的常設展更新設計將參照世界博物館趨勢的發展,打破過往對民族學博物館的偏見。史前史展廳期望能重建臺灣史前史的脈絡,並與原住民文化接軌,展現史前文化發展的縱深與多元性,同時展示考古學術研究的新發現。南島廳則是以臺灣為主體的海洋史觀來呈現,以「連結」概念重新理解臺灣地位與文化價值。針對原住民轉型正義的議題,也會以論壇式、常設展部分特展化形式呈現進行中的故事。

 

在最後的提問,策展團隊說名新常設展與「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之差異在於,該館以「臺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為假設,以共同「血緣」為主論述,新常設展則從「認同」出發,將臺灣與其他國家的案例相互對話,讓觀眾能在南島的共同經驗中找到自己的「認同」。然而「南島廳」的論述方式,仍需面對原住民諮詢委員對於各族展出比例、臺灣原住民在南島框架中主體性被稀釋等質疑,在此策展團隊希望堅持博物館論述的立場,將史前館轉變為溝通討論的平臺。

 

史前館館員分享常設展規劃/本課程攝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109-1 博物館規劃與管理

教師:廖仁義老師、陳佳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