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花東地區博物館參訪系列(三)臺東海端鄉「崁頂3062」:「我的名字從何而來」特展
2023-04-14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花東地區博物館參訪系列(三)臺東海端鄉「崁頂3062」:「我的名字從何而來」特展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花東地區博物館參訪系列(三)臺東海端鄉「崁頂3062」:「我的名字從何而來」特展

2020年11月25日上午,我們(博物館所師生)與林頌恩老師、ibu老師及mua老師在崁頂相遇。首先,我們來到「崁頂3062」,崁頂3062是由旅外遊子tahai(邱康生)提供空屋,後來經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團隊修繕後成為崁頂布農族分享自己部落故事的一處空間。建築現通體呈藍色,重現布農族傳統家屋「土間-寢臺」的格局,並在戶外增建鋼木大平臺,使得不同主題的活動可在此同時發聲,且互不干擾。

 

「崁頂3062」/本課程攝

 

返鄉青年的鄉土關懷

 

ibu老師娓娓道來「我的名字從何而來」特展的契機與經過,起初只是一群年輕人單純地想為部落做點事,例如2016年他們首次對部落遷移史進行田野調查,發現在1917年就有人在此地狩獵和種植小米。2017年是該部落的遷移一百週年,ibu老師對此有感而發,在臉書上寫下「崁頂即將百年了,我們年輕人能夠做什麼?」,儘管他們滿懷熱忱,卻因並非正式的立案組織,難以有所作為。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下稱史前館)的林頌恩老師閱讀ibu老師的文字後,也深受感動,並認為青年們的發現別具意義,若無人主動回溯部落歷史,這段遷移記憶將被淡忘。因此,林頌恩老師認為結合MLA計畫提供經費補助,挹注許多資源,提供部落青年學習田野調查及策展的機會。他們並非專業背景出身,只是一群熱愛部落、喜歡聽故事的青年人,然後經過磨合訓練,才逐漸摸索出實踐與分工方式。例如,部落的人會負責訪談與錄音,而在外求學的年輕人則負責撰寫逐字稿。除了能獲得不無小補的工讀薪水外,他們透過整理逐字稿來了解家族歷史,進而對部落產生認同。

 

崁頂百年展的入口處是一幅巨大的部落空拍圖,這張照片由任職於水土保持局的青年提供,成為崁頂百年展的主視覺,大家會試著從圖上指認自己的家,與「找回家鄉」的策展理念相輔相成。

 

「崁頂3062」成員導覽「我的名字從何而來」特展/本課程攝

 

崁頂部落歷史與布農族文化

 

常設展介紹崁頂的由來,以及各氏族舊社的分布位置,下方則根據兩個家族的口述訪談內容,描繪遷徙的路徑,並展示老照片。接著,ibu老師從氏族姓氏與關係表,講述崁頂部落的歷史。部落內分為isbubukun郡社和takbanuaz巒社兩大社群,首批來到當地者為的巒社isingkaunan家族,他們因狩獵而移居,遷移故事依賴口傳;而該郡社原先分布於大崙溪流域,大多為日本政府集體遷移於此,留下較多文獻記載。兩個社群分別信仰郡大山和巒大山,社下各有大氏族,大氏族以下再細分中氏族與小氏族,同屬一個大氏族的中小氏族因過往住在同一個山頭,互有親戚或友好關係,故禁止內部通婚。

 

「崁頂3062」成員講解崁頂部落的布農族各氏族舊社分布位置/本課程攝

 

「我的名字從何而來:布農家族系譜展」回溯日治時期的戶口調查簿,也重現家族系譜,進而說明交換婚制度與命名規則。家族間的兒女互相嫁娶,婚後誕生的長男承襲爺爺之名,次男則承襲父親的兄弟(伯叔)之名,同理長女繼承奶奶之名,次女繼承父親的姐妹(姑姑)之名。名字因此在家族內代代相傳,除非發生重大變故,取名順序才會倒轉,而若子孫眾多,名字不敷使用,則可由無後的長輩將名字借傳使用。

 

在小米田時,mua老師分享跟史前館合作出版的點字數位有聲書《獵人的考驗─布農族的口傳故事》繪本,帶領大家瞭解原民口傳的文化內涵,書中介紹了布農族以小米為主食,以及關於小米的禁忌、採收與烹煮方式。故事傳達的意涵是族人不能懶惰,要勤勞採收和烹煮小米,否則會觸犯禁忌,讓孩子變成老鼠;烹煮方面以前半粒小米就可以煮一大鍋,反而現在都要用很多的小米才能煮一鍋小米飯,所以切記不能偷懶;採收方法是用葉子綁住小米的根部成一把把,一排人站著小米田中以逆時針的方向採收,這一排人中途不能突然離席做其他事情,因為採收時下一個人只能收上一個人的小米。這是他們採收小米的固定規則,這長輩的智慧很有效率。

 

最後mua老師提到自己返鄉後跟ibu老師學了編織,逐漸認識部落中生長的植物,並且回來認識了很多族人,開始知道更多部落的故事,之後會與ibu老師持續推廣部落文化,深耕在地。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所師生與「崁頂3062」成員合照/本課程攝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109-1 博物館規劃與管理

教師:廖仁義老師、陳佳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