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演講】「共筆雲嘉南水文化:一群追著大圳水路跑的博物館人」報導
2022-10-02

【課程活動/演講】「共筆雲嘉南水文化:一群追著大圳水路跑的博物館人」報導

【課程活動/演講】「共筆雲嘉南水文化:一群追著大圳水路跑的博物館人」報導

位於古臺江內海之地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探索在地未見於歷史文獻的「扛茨」記憶,以博物館方法打開人們對於所在之地的理解,誕生展覽「扛茨走溪流」,更引發地方對自身歷史的傳承,重要的啟動者便是今日講者陳怡菁研究員與李養匠師。清領時期以來,曾文溪氾濫導致水患,為了生存,當地漢人移民發展出可移動的竹製房子「竹籠茨」,水患來臨時,庄頭鄰里互助「扛茨」搬家,「扛茨走溪流」便訴說這段地方集體記憶。

 

 

許多社區組織如同文史協會、社區大學都關注地方議題、紀錄地方文史,透過各類學習設計、活動、課程、工作坊,試著活絡在地人與社群對地方事務的參與,讓地方找回自己的聲音與思想,地方並不真的缺乏關心與資源,而當博物館來到地方,究竟與這些角色有什麼不同?

 

 

博物館不只是知識提供者,而是帶著問題意識的共同協作者。」(陳玉珍,2019)從展覽「扛茨走溪流」發展過程,可見社區營造、地方組織工作的相關技藝,但更感受到,博物館試以整合性的思維與行動,面對地方的聲音。「扛茨走溪流」始於陳怡菁研究員對地方的探問與好奇,紀錄陪伴李養匠師,逐步喚起匠師對自身技藝的自信與再現,透過解讀「物」的文化知識,視匠師技藝與實踐為書寫歷史的一環,連結物件、事件、記憶口述、報刊資料之研究,以展覽再現歷史,這段猶如共學的歷程,亦隨參與者、環境特質而調整前行方式,並延展至展覽期間的推廣活動,以博物館技術編織議題與社群,陪伴地方紀錄、保存物件與技藝,回應地方理解自我、探索地方歷史的渴求。

 

 

兩位講者課程結束後到鷺鷥草原與北藝大校牛合影/博物館所所長 黃貞燕 供

 

 

陪伴社區找回歷史的博物館

 

 

與匠師相遇、紀錄技藝,再透過展覽呈現地方歷史,史料不僅存在於既有文獻,也存在於地方人、記憶、物件與技藝、村落空間的互動,透過博物館穿針引線,展覽將各類史料「可視化」(註1),歷史的書寫與研究成為進行式,於紀錄、行動中逐步組織連結,家屋「竹籠茨」作為一個新物件,誕生於被人遺忘的地方傳統技藝,李養匠師以身體實踐讓歷史成為實體,重返當代,回到社區空間的展示與「扛茨」行動,讓歷史再次被經驗、創造,「竹籠茨」為什麼誕生於此,地方曾有什麼過往,彷彿解謎般展開,訴說一個地方故事乃至連結大歷史脈絡,重譜地方因曾文溪氾濫而須扛起家屋「竹籠茨」遷居的史實。

 

 

發展屬於地方主體的歷史詮釋

 

 

以當代社會脈絡觀察,「竹籠茨」與其技術已脫離原有社會功能與經濟價值,如何理解其再現、紀錄的意義呢?「地方人」與「地方」之形成,來自人們與其時代經驗、環境特質的互動交融,紀錄、製作、展示「竹籠茨」的過程,喚醒集體生命記憶,再現地域生活與環境交織的文化特殊性,地方於是踏入詮釋自我歷史的旅程,探索來自匠師身體實踐的傳統知識,再現技藝並非追求回復過往的社會功能,而是再次理解生活之地,探觸歷史而更親近當代,促使世代持續對話,亦增進地方對於自身歷史文化的詮釋權,尋回地方光榮與認同感。

 

 

連結議題與地域的社群網絡,開啟公共領域

 

 

案例中,參與者始於博物館、匠師,逐步擴展至社區相關人士、學校,發展出地域社群網絡,共同為地方歷史打開認識與傳述的空間,產生維繫的熱情與行動,而關於水的記憶,陳怡菁研究員又提到,自曾文溪溯及嘉南大圳水遺產議題,以議題串起各機關、組織社群,討論中漸漸醞釀新的理解、共探課題,相互回饋所知,試著形成更為整合的知識系統與專業互助,對物件、文獻解讀愈加深刻,更見歷經時間、專業磨合與情感累積下,在實務中開啟的公共性。博物館成為一個共作、交流的平台,在展覽誕生之前,幕後工作社群、關係人之間,便形成專業社群的公共領域,專業者可能是研究者,或社區技藝擁有者,日後進入展示,則公共領域將再擴大至公眾。

 

 

回應社會脈動的博物館

 

 

此案例也涉及地方學的建構,回到地方環境脈絡,發掘藏身物件與集體記憶背後的地方知識與歷史,王嵩山(2012)指出「博物館可能通過不同的主體建構出個人記憶、文化記憶、社會記憶等不同層次的地方史知識。」地方知識以具有地方觀點的脈絡建構,又具學術脈絡的對照,亦即不再只看見自我的歷史與經驗,也能轉換視野,從大歷史的角度相對應,於是地方知識除了回應地方需求,也成為其他區域或知識系統的參照、比較,更顯現獨特性,或提供既有知識新的觀點。

 

 

博物館須更積極回應社會,探索公共議題的詮釋與溝通(王嵩山,2012),這也涉及探索被忽略的、隱性的議題,運用博物館技術,與大眾共探、提煉地方歷史的意義與價值,如同臺史博與臺江歷史,擴大史料運用與理解,延展協作、參與的可能性,回到地方記憶、物件與空間,人們在行動中一起發現歷史、書寫歷史、詮釋歷史,地方的獨特性也被召喚,歷史成為進行式,讓人們對於所在之地,有了深層的認同與感動。

 

 


 

 

資料來源

 

王嵩山,2012。新博物館與公共博物館學,博聞,10: 43-51。

 

陳玉珍,2019。「共筆臺灣:地方學的新展望研討會」觀察紀錄,歷史臺灣,18: 177-190。

 

陳怡菁,與人民共構的博物館地方學,博物之島,2020年02月15日。https://museums.moc.gov.tw/Notice/ColumnDetail/912ac6b1-af61-48fd-b717-dd2ae29f4228 ,瀏覽日期2021年11月16日。

 

 


 

 

註1:臺史博陳怡宏副研究員提到特展「南方共筆:輩出承啟的臺南風土描繪」,敘及展覽的挑戰之一是「歷史研究的轉化,將地方史料『可視化』,兼顧學術精確性與展覽可看性,是策展團隊規劃的重點。」(陳玉珍,2019)而在展覽「扛茨走溪流」中,「可視化」概念則透過記憶口述、匠師製作的物件等展現出來。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110-1 博物館與地方專題

教師:黃貞燕老師

講師:陳怡菁/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助理研究員、李養/竹籠茨匠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