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校外參訪】南方澳消失的傳統漁法調查報導
2022-10-02
報導者/ 廖健雄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南方澳消失的傳統漁法調查報導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南方澳消失的傳統漁法調查報導

黃貞燕老師110年第2學期開設的「博物館與無形文化資產」課程,開學預告的重頭戲–南方澳消失的傳統漁法調查,在實際走訪之前,已先有一系列的課堂報告,讓參與學生們就南方澳的漁業及漁港發展史、特殊的地理與生態、近代政治與戰爭的介入等等背景知識有初步的認識。

 

還原的港鎮知識與風貌

 

調查彼時,正是世紀疫情轉趨嚴峻,人們小心翼翼避免上街的氛圍讓小鎮顯得蕭條冷清。

 

引領走讀的珊瑚法界博物館館長賴榮興先生(下稱賴館長),慷慨接待我們參訪了他所經營的珊瑚法界博物館。如果不是他和長子賴元淵的說明,我們已鮮少有機會認識紅珊瑚在臺灣曾有的那樣一段精彩輝煌,以及隨著過度採集而隨即墜入的黃昏。

 

其後小鎮走讀的背景伴隨著細雨霏霏與大雨滂沱,賴館長的導覽中提及的每一段人、事、物,他總堅持必須伴隨著他的指認:這堵牆是南方澳大戲院最後的殘跡、這條街通往日本兵存放火藥的山坳、這艘船的船主是全港捕魚的第一高手……。港邊海風伴隨著黏膩的魚腥,我們的口罩莫不在臉上濕透、而鞋子可以倒出一筐水。此前,同學所認識的南方澳是去掉那樣風雨與氣味的小鎮,但同學之後談南方澳,舉手投足便有大海的聲息了。

 

賴館長與博物館所師生在即將完工的南方澳大橋前合照 / 張育君 攝

 

賴館長說這座牆是南方澳大戲院僅存的殘牆,看到紅磚牆更加感受到戲院曾經存在 / 嚴麗 攝

 

賴館長向學生介紹漁網的實際長度/廖健雄 攝

 

被召回的魚群和漁人的黃金年代

 

在三剛鐵工廠文物館,廖大慶館長講南方澳的漁業發展,是從他最熟悉的燒頭式引擎談起。新引入的動力來源意味著更長的航程和更大的載運能量,而這也帶動起當地的鑄鐵工業和現代漁業的發展。傳統走向現代的步伐,一開始是令人振奮的,每一項漁具的發明與應用都讓漁法在最大經濟效益及漁人的技法作出調整,例如1945年引進尼龍線,加強了漁網的韌性和量體。「鏢魚船」和「釣槽仔」在那樣的背景下曾走向巔峰,但接踵而來的變化,包括過漁之後的生態枯竭、漁工人力結構造成的本地人才斷層等等,讓黃金年代的故事一度顯得悲觀,而這些在地先行者,此刻所努力的,正是透過召喚南方澳漁人的黃金年代,讓海洋環境的保護議題再次被倡議與重視。

 

廖館長(左一)與博物館所師生在三剛鐵工廠文物館前合照 / 張育君 攝

 

廖館長向同學介紹鏢旗魚,照片最上方即橫放著一根標竿/廖健雄 攝

 

港邊有說故事的人

 

在蘭陽博物館,賴館長分2階段為學生們介紹曾在宜蘭地區普遍存在,但現在已消失或瀕臨消失的三十幾種傳統漁法。賴館長對每一項漁法的描述都像是一幕行動劇:漁具是什麼樣子?什麼材質?捕捉的姿勢如何?最大的驚喜是賴館長向北藝大師生們展示了他花費十餘年訪談調查繪製而成的近海漁場海圖,上面標示了該些漁場的魚種和出現的季節與頻率。在全球氣候變遷以及人類行為如此難以逆料的情境下,如2022年8月中國在該漁場附近海域進行飛彈投射演練,我們不知道這樣以漁人經驗作為量度的知識還是否持續精準,但有那張海圖,港邊就有說精彩故事的人。

 

賴館長藉由介紹漁具展示了實際捕捉的過程/廖健雄 攝

 

大家一起和賴館長將心裡抽象的捕魚法具體畫出來 / 廖健雄 攝

 

在蘭陽博物館的常設展廳,賴館長向同學們解釋不同種類的傳統漁法 / 王思捷 攝

 

當故事成為「田野」

 

當3天2夜走訪南方澳的旅程成為博物館課程的田野,學院的責任更像是接棒者,讓零碎呈現的在地訊息拼織成可被判讀的知識內容,協助博物館透過典藏物件的研究與展示教育勾勒與還原,成為知識傳遞與傳承的重要線索;這些消失的漁法在當代之所以仍有值得積極加以保存的意義,正是在於昔時的場景與今天的漁業之間並未完全斷裂,像賴榮興、廖大慶那樣的先行者,也仍在風雨中孜孜比劃著。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110-2 博物館與無形文化資產專題

教師:黃貞燕老師

交流對象:賴榮興 / 珊瑚法界博物館館長 、 廖大慶/ 三剛鐵工廠文物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