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戶外教學】婦女救援基金會附設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參訪報導

【課程戶外教學】婦女救援基金會附設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參訪報導

【課程戶外教學】婦女救援基金會附設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參訪報導

陳佳利老師與杜瑛秋執行長進行對談 /王思捷 供

 

本次參訪由博物館所陳佳利教授帶領同學們在「博物館與當代社會議題」課程期間,到婦女救援基金會(以下簡稱婦援會)附設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以下簡稱阿嬤家)聆聽導覽與講座,本次也非常榮幸邀請到婦援會的杜瑛秋執行長為我們說明阿嬤家遷館的心路歷程以及遷館後展場的更新,最後也透過迷你策展教具箱讓同學們一窺博物館推廣性別與慰安婦議題的實踐方法。

 

婦援會與阿嬤家的心路歷程

 

1987年「台灣婦女救援協會」由一群熱血律師與社會工作者成立,1988年正式登記註冊為「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簡稱為婦援會),以提供法律諮詢、輔導生活與教育的各式管道救援不幸婦女,目的在協助重返家庭及社會,以及重建自信自立之人格。1989年起為了根絕少女被迫從娼的問題,陸續透過推動「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等法條;1996年關注婚暴婦女和家暴兒童而創立113求助專線,到2012年間皆積極與學校合作,致力於推廣防治暴力教育希望從小紮根;2014年更將業務拓展至網路性別霸凌,與時俱進又多元的方式協助弱勢。2016年成立「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以「慰安婦」的人權運動為主軸,希望透過歷史文獻、典藏品展示「慰安婦」阿嬤們的生命故事,目前收錄了59位阿嬤。以多種形式打造沉浸式體驗的展覽給民眾,除了常設展外,也以特展關注其他議題,成為多功能社會教育基地。2020年歷經休館,在2021年各方協助下搬遷至現址捷運民權西路站附近。

 

阿嬤家常設展中感受歷經創傷後的那些歲月

 

於本展覽的常設展中,在一進入展場的牆面上,會看到以許多蝴蝶與木牌放上阿嬤的性別,以此來帶出歷經了集體戰爭性暴力創傷經驗的婦女拼圖,而接下來即將進入的展區不僅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位位阿嬤在擔任慰安婦期間所歷經的苦難與日後踏上的復原之路。而展覽分成四個部分:從阿嬤們的家庭背景來作為展覽的鍥子,在鐵網中有一張張過去曾擔任慰安婦的阿嬤照片,象徵他們的青春歲月被禁錮在這段創傷記憶的牢籠之中,久久無法釋懷。走到裡面的小屋的三個角落則有三位阿嬤訴說著他們的故事我們透過深入蓮花阿嬤、大桃阿嬤、沈中阿嬤的口述歷史與物件,來了解他們背後的生活與哀愁。當走出阿嬤的內心小屋之後,我們看到由感性的空間轉以鮮紅與幾張慰安婦阿嬤去日本舉著布條並表達她們希望日本政府道歉的照片,在最後的展區同時也放入了 2000 年東京模擬法庭的內容,即使這個模擬法庭沒有實質的法律效益,但人權團體是希望藉由這一次的行動來對世人表達不要再重演戰爭性暴力的狀況。走出了模擬法庭的展區,我們看到阿嬤在身心工作坊的作品陳列在走道之間,透過藝術治療的方式阿嬤表達她們的委屈與憤怒。最後一區則是特展區-「復原你的心」期許觀眾看完阿嬤家的常設展區後可以開始重視不斷重演的戰爭性暴力議題,並開始關注或透過自身做出行動來改變此現況。

 

阿嬤家館員說明菲律賓阿嬤Menen Castillo將受難經歷以刺繡作品呈現/王思捷 供

 

從慰安婦到當代性別議題

 

慰安婦議題不僅涉及戰爭性暴力,也與當代女性人權、性別議題等習習相關,阿嬤家在梳理過去創傷記憶之同時,也望向存在於今日社會中的性別議題,以慰安婦作為出發點,延伸至當代議題的探討。如展覽空間中有一區塊為特展區,為阿嬤家與當代性別議題倡議之連結,阿嬤家會關注當代社會所發生的不同性別議題,並以展覽之形式回應,像是Me Too運動時,阿嬤家就以慰安婦阿嬤為「Me Too先行者」之角色,回應運動的女性意識與訴求,並將特展借展予中正紀念堂,讓更多人可以認識慰安婦以及其背後蘊含的性別人權議題。今年由於性暴力新聞層出不窮如烏俄戰爭中的戰爭性暴力、校園、職場、乃至數位中的性暴力,因此特展便推出「性暴力被害者創傷症狀與復原」,從慰安婦的性暴力創傷經歷連結至當代性暴力議題,讓觀眾了解何謂性暴力、性暴力何以出現、受害者會有什麼樣的創傷影響,以及受害者可以怎麼去療癒創傷經歷。阿嬤家希望觀眾來到此,不僅是認識歷史、理解歷史,更能從歷史創傷反思當代不同的性別議題,並思考身處於當代社會的我們,可以為這些議題付諸什麼樣的行動。

 

阿嬤家的當代性別議題展區,本期為「性暴力被害者創傷症狀與復原」/陳蘊如 供

 

如何把這些性別議題從展場帶出去

 

敘事的流動仰賴述說,過去的歷史仰賴傳承。日治時期距離現代已然走遠,但在世的阿嬤仍舊等待著道歉,希望有一天正義能像阿嬤家的蝴蝶標誌一樣,得以伸張,讓人自由飛翔。這段沉痛歷史不應該只留在阿嬤們的肩上,也不應該只保留在展場中,因此,阿嬤家的工作人員們帶著這些過去,走進校園與社會,期盼能造就更多可能性與重視,以設計精緻的教具箱,讓更多人清楚這段曾極力被隱藏、埋沒、在阿嬤夢迴間的過去,同時期待未能到館的人也能聆聽阿嬤們的故事,造成更多社會回響,為阿嬤發聲。

 

阿嬤家出品的迷你策展教具箱/王思捷 供

 

迷你策展教具箱中的慰安所日文名牌卡/王思捷 供

 

結論

 

博物館關心社會,成為人群中的一份力量,支持著部分團體的信念和理想,共同努力付出實現。在阿嬤家,我們看了一段段難以述說的瘡疤,充滿沉痛與淚水,卻感到無力與壓迫窒息。面對日本讓人感到氣餒與憤怒的最終判決,即便無能為力,卻點亮了社會對慰安婦事件的重視和警醒。過去與人權都不該泯滅,正視歷史才有機會保證不再發生。在被害者逐漸凋零的情況下,希望能在有限的時間裡,為遲來的正義做出最公允的審判,也還給所有受害者們靈魂上真正的自由。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 博物館與當代社會議題
教師:陳佳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