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課程活動/演講】Brown Bag-拳頭與陣頭-臺灣民間文化的武藝與獅陣
-
活動時間
2018年10月11日
-
活動地點
北藝大 國際書苑
-
關鍵字
本次講座從「武術」作為主軸,依序可分為兩層面,其一為從武術的起源、功能談起,討論獅陣文化背後的在地連結,其二為聚焦於臺灣武術發展,從陣頭、軒社的發展進程,探詢背後與武術、武藝的關係,並且試著從個人經驗出發延伸至獅陣的發展、變化。講者葉晉彰過去便學習武術,也因為武術的關係加入陣頭、學習武獅,透過實務經驗中反而進一步理解武藝、獅陣的文化歷史,而在這場探詢過程中,葉晉彰發現獅陣跟武術的範圍很廣,且針對不同地域、人群對武術的理解、詮釋也大不相同。
武術、國術是甚麼?
葉晉彰以《功夫》電影開頭揭開對於「武術是甚麼?」的討論,有人認為武術是身體與藝術結合,也有人形容武術是一種身體文化,而這些皆表明了大家對「武術」的想像不同,也難以有一清楚定義。「武術」的起源與戰爭有關,不過其目的不僅局限於格鬥,其意涵會隨著時間、空間等不斷在轉變,從地域上來看發源自中國地區,主要位於漢族活動之區域隨後逐漸向外流傳,中國稱之為「國術、武術」,主要內涵有三大面向:
- 武技:為武術的相關技術,又可細分為套路、功法、實戰。「套路」為預先安排好的動作,後衍伸至陣頭等團體的拳術表演;「功法」是作為武術的輔助訓練,例如:金鐘罩鐵布衫主要的目的在於增強肌耐力;「實戰」顧名思義便是將武術轉換成實際行動。
- 武學:武術的哲學思想可在武學中體現,為武技的發展與詮釋,有其理論依據,而理論皆採自於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例如:儒家的易經八卦、道家的陰陽五行等。另外,中西文化對於身體的理解也會在這裡有些差異,好比穴道針灸顯現了中西方對身體認識的不同,種種差異也顯現了中國武術的獨特性。
- 武德:為一種對於習武者的倫理規範,通常會更加要求、嚴格,因為武德是源自於中國倫理思想與道德規範,更會在德行部分加以強調其重要性,而旁人便會以「心術正不正」來檢驗習武者。
雖然武術與地域雖具有密切關係,但其流傳與發展超越了地理侷限,「師承門派」為其突破中國地理關聯性的因素之一,亦為國術重要的文化現象與特色。師承關係的「武術」除了具有術科專業之外,更隱含了文化底蘊,過去練武並不會有太多文字記錄,所以會依照這些訊息來確認是否為中國的武術、國術,不過,葉晉彰也談到現在因為時代改變,武術教學內容可以透過錄影帶、影片快速傳播,但我們便難以在其中辨認其師承門派,也難以確認這些教學影片是否可稱之為「武術」。
在講座當中,可發現葉晉彰在討論「武術」時,夾帶、抽換不同的語詞,例如:國術、武藝、技擊等等,皆顯現了國術並非只設單一種武術,而是包含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武術,抑或是不同門派之風格,也由於政治、歷史的因素,各地的用語便有所不同。以臺灣來說,早期於國民政府來台時為恢復中國傳統文化,便將其稱之為「國術」,而中國早期在文化大革命時曾經打壓武術的發展,後來在文化傳承上發現武術具有社會經濟價值,便重新復振而稱其為「武術」,並朝向體操化、競技化發展成新武術。不過,對西方文化而言,最早接觸武術的媒介是李小龍的電影,所以會稱之為「工夫」(台語發音)。
拳頭
葉晉彰進一步介紹武術中的「拳頭」,他認為臺灣所討論的拳頭,可以從字義上拆解,「拳」表示手掌用力蜷曲,「頭」指涉為地方領袖、具有系統的帶領,從此面相可看出「拳頭」為武術發展出有系統的訓練方式,亦可細分為下列幾項:
- 空拳-實拳:兩者差異與是否持兵刃相關。
- 軟拳-硬拳:重點在於速度的快慢,例如:太極拳較為緩慢的拳述便為軟拳。
- 臺灣拳-外省拳:來源自不同地區,尤其是國民政府時期,中國拳師便一同來台,拳術便會有些區別,例如:南北派之分,而台灣早期為南派為主。
臺灣武術發展階段
臺灣的武術發展階段可區分為四階段:
一、明鄭時期(1661-1683):主要為「寓兵於農、屯田備戰」,所以開始有了軍事化的民間習武組織雛形,在農忙之時便種田,農閒時就召集起來訓練武術,由此可見無論是練習的時間及目的,武術的發展皆是受政府所掌控,而後來所發展的宋江陣也與武術有關,後來表演型態的改變以及宗教信仰,便於演練中加入獅子,使得獅藝慢慢加入其中。
二、清領時期(1683-1894):「反清復明」使得組織化為地下習武組織,移民湧入之後械鬥頻繁,更形成庄頭文化,例如:天地會),而有些社群團體為了爭奪當地資源,便會聘請師傅來教武術,不過當時官方反對練習武術,所以後來便發展跟武獅結合的獅陣,來掩護練武術,因此獅陣團體便自此產生。
三、日治時期(1895-1945):可分為明館與暗館,像是軒社在此時期便可光明正大的練習,不過日本政府基本上還是禁止武術的練習,不過從文獻上來看越是禁止,武館成立越多,另外,日本實施內地延長政策鼓勵台人練習劍道、柔道,但主要治理的範圍仍在都市區,鄉下地方便管不到,所以民間社團、武獅團體依附在宮廟裡面。而日治時期現代化的發展,也吸引了大批中國移民進來,更掀起了第一次中日武術交流。
四、中華民國(1945-):大量外省北方拳傳入,228事件以後,國民政府害怕民眾聚集,所以開始打壓獅陣,團員便將兵器藏起來,後來武獅雖受到壓制,但在經濟發展以及強調中國文化的復興基地之下,子弟軒社便開始興起,隨著人口外移、北漂的狀況,成員逐漸減少而獅陣轉為職業化與專業分工,例如:舞獅、武術展演。1990年亞洲運動會是改變大眾對於「國術」認知的一大因素,當時「競技武術」項目不被認為是中國工夫,直到躍上國際舞台後慢慢被接受。後來也有新舊舞獅之爭,例如:醒獅慢慢地傳進臺灣,傳統獅陣部分也轉向廣東獅,皆表明陣頭的轉變其實很快,且朝向職業化、專業化。
舞獅的由來
在陣頭當中,除了可以看到武術展演,更有舞獅弄獅的環節,「舞獅」源自於中國,不過中國並沒有獅子,只可從《爾雅》、《說文解字》、《本草集解》發現一些與獅子相關之敘述,但舞獅究竟是如何產生的有多種說法,葉晉彰表示過去便有人晉獻獅子予皇帝,又因獅子體型較老虎大,將其認為是吉祥的象徵,也因為中國並不產獅子,便命樂師、舞者等去製作舞獅,從文獻便可發現舞獅的編制、排場皆具有一定水準,其中還會有戲獅的角色,另外也有許多舞獅相關的討論,例如:年獸所衍伸出的舞獅故事,或是《水滸傳》中眾人武裝成武獅去救弟兄,儘管有多種說法,但我們可以在其中發現到人們皆把獅子象徵成為正義、吉祥的象徵。
臺灣常見的舞獅類型
台灣常見的武獅種類為:基隆獅、仔獅(竹敢)、客家獅,北部最常看見的便是前三項,而客家獅的獅頭較小,嘴巴可以活動。民國49年之後,醒獅、北京獅,便跟著國民政府部隊一起來台,醒獅為廣東地區兩種不同造型的獅頭以及武法,可分為「佛山」、「鶴山」兩種類型,佛山為圓型魚頭且動作大而穩健,鶴山則是長形獅頭為主,節奏較為輕快,而北京獅與雜技團的連結較深,也可在軍校裡看到北京獅的練習。不過,葉晉彰認為這樣的劃分仍不精準,因為很多地區都有自己特色的武獅,這邊僅單純以常見種類來介紹。
課程:博物館研究所 107-1 博物館與無形文化資產專題
教師:黃貞燕老師
交流對象:葉晉彰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專任講師
※本文轉發自 網站 北投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