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校外參訪】內門宋江陣、跳鼓陣融入國小課程教學(內門國小)
2022-10-02
報導者/ 賴憶婕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內門宋江陣、跳鼓陣融入國小課程教學(內門國小)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內門宋江陣、跳鼓陣融入國小課程教學(內門國小)

內門國小林義安主任從宋江陣的起源開始介紹國小傳統藝術教育的發展、規劃,「內蘊文史,傳承藝陣心;門庭書馨,紮根樂學情。」是內門國小的精神內涵,主任秉持著重拾文化自信使鮭魚洄游的信念,認為學校的任務便是讓學童們不忘根本,藉由與宋江陣的連結而對地方有更深刻的認同。

 

 

學童兵器對練

 

 

藝陣之鄉—內門

 

本次講座從宋江陣切入,並逐步介紹宋江陣在高雄內門的發展,再來說明內門國小如何將宋江陣課程融入進日常教育當中,除了聽講之外,林主任特別安排至廣場觀摩小朋友練習宋江陣的過程,透過實際觀察讓我們更深刻體會傳統藝術教育與國小教育的結合。林主任說明宋江陣的兵器源自於宋江崇拜、軍事訓練以及農家生活,又分長、短兵器,短兵器例如:雙斧、雙刀、牌刀等,陣式又可分為宋江獅陣以及平埔宋江陣,而平埔宋江陣為與平埔族文化融合的結晶,高雄內門主要以宋江獅陣為主,總共有18套陣式,例如:發彩、拜旗、打圈、瞇圈、排城、巡城、開城門、巡中城、龍捲水、蜈蚣陣、白鶴陣等等。

 

 

主任的介紹深入認識內門國小的傳統藝術發展

 

 

內門宋江陣發展源流

 

高雄內門宋江陣可從明鄭時期開始說起,包含軍事訓練、寓兵於農,以及到了後來為酬神而有了「訓以武事」,之後歷經朝代變遷也有從反清復明發展出的宋江陣,到了清朝,宋江陣轉向為酬神為主要目的,而台灣民間因械鬥而廣設武術館成為現今巡守隊或守望相助協會。台灣光復之後宋江陣逐漸成為娛神、娛人的民俗活動,也呈現於農閒之時來練拳健身、保衛鄉里,以及神誕賽會出陣護駕、驅邪保安、團結鄉里,進而向外彰顯武功,直至21世紀宋江陣融入體育教材,透過教學、文化傳承以及參加觀光節慶活動表演,使宋江陣文化融入於不同世代之中。

 

 

林義安主任製作多個投影片以介紹內門宋江陣以及內門國小的課程規劃。

 

 

融入校內課程

 

高雄內門國小宋江陣為高雄市第一支國小宋江陣隊伍,成立於民國82年1月26日,學區內本來就有社區宋江陣,有些學生家長也有宋江陣的國術基礎,所以為了傳承歷代祖先的文化遺產,李正雄、蔡添丁、李民、李清氤等人便著手推動國小宋江陣的成立,以下為內門國小宋江陣之介紹:

 

 

校內設有宋江陣課程

 

 

一、內門國小宋江陣課程會根據不同年級設置,但從國小一、二年級開始,便會由師長帶領導覽國小中的展覽版,讓學童接觸宋江陣文化。三、四年級便會學習宋江陣臉譜以及兵器的使用,直至五、六年級更進一步介紹宋江陣歷史文化,同時上陣演出。

二、宋江陣的組訓:探館、過埕、遶境、謝館

三、兵器:頭旗、雙斧、齊眉棍、月牙鏟、躂刀、藤牌牌刀、雲南斬馬刀、雞掃

四、陣式變化:開四城門、巡中城、龍捲水、蜈蚣陣、黃蜂結巢、發彩

五、配樂主要有鑼、鼓(宋江戰鼓)、鈸

六、服裝:傳統袖口式對襟衫(功夫裝)、運動休閒服、拍面(臉譜)、紅腳巾(頭巾腰帶)

七、宋江陣祖師爺:宋江爺(田都元帥)、西秦王爺、九天玄女、達摩等。

 

 

宋江陣研究室用來放傢俬

 

 

林主任進一步提出幾點對內門國小宋江陣的未來展望,其一在文化面向,希望透國台灣國寶級民俗藝陣以及傳統藝術文化達到薪火相傳;其二於歷史面向,認為水滸傳的故事、宋江陣等能透過教學不斷傳承;其三在宗教部分,可達到宗教教化的功能以及了解宗教信仰的力量;其四的社區面相,宋江陣可成為一種休閒娛樂、運動健身、社交聯誼、團結鄉民,更可為社區栽培後起新秀;最後,更可透過學校本位課程、覽解說員培訓、宋江陣技藝、鄉土教學等提高對鄉土的認同意識。

 

八、除了課程設計之外,內門國小的校園環境也沉浸在宋江陣文化之中。校舍的排列是依照宋江陣是青刀巷的概念設計,而建築外牆也打造兵器對打陶板的藝術牆,同時設置宋江之是廊道,將宋江陣意象與文化知識排列在展版上,使學童更直接地接觸到宋江陣的文化意涵。林主任自豪地說內門國小宋江陣現在已是全國知名的團體,課程也觸及了「品德教育」、「課業學習」、「技藝教育」,而「課業學習」部分更與語文、社會、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等領域合作設計課程的發展。內門國小的理念願景為援引內門宋江文化,來打造宋江藝陣學園,並透過宋江「探義」、「說藝」、「創藝」的三藝課程,培養學童公民責任感、團隊合作、溝通表達、藝術美感以及全球移動的能力。

 

 

內門除了宋江陣外,也有獅陣、跳鼓陣

 

 

林主任與北藝大師生合影留念

 

 


 

課程:博物館研究所 107-1 博物館與無形文化資產專題

教師:黃貞燕老師

交流對象:林義安 / 高雄市內門區內門國小主任

 


 

※本文轉發自 網站 北投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