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花東地區博物館參訪系列(五)都蘭糖廠&希巨・蘇飛木雕工作室
2023-04-28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花東地區博物館參訪系列(五)都蘭糖廠&希巨・蘇飛木雕工作室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花東地區博物館參訪系列(五)都蘭糖廠&希巨・蘇飛木雕工作室

都蘭山下的新東糖廠,從日本時代到戰後都是私人經營產製紅糖。其製糖活動在1990年代停止, 2000年代開始有藝術家進駐園區從事創作,而後被規劃為都蘭紅糖文化園區。從入口木造房屋處往園區內走,一路上高聳的煙囪和它的影子難以忽視,舊有的房舍有些廢棄、有些彩繪上圖樣、有些作為商店或工作室,植物在戶外的角落滋長、伴隨漂流木搭建的設施與作品。我們一陣閒步之後,駐村藝術家希巨・蘇飛(Siki Sufin)領我們走進第三倉工作室,講述他的作品理念與創作關懷。

 

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第三倉工作室/黃秀梅攝

 

一位阿美族藝術家的鄉土情懷

 

希巨是都蘭出身的海岸阿美族人,他的作品以木雕為主,1990年代末回到部落創作,2001年工作室進駐糖廠園區。在工作室展示空間的導覽中,他略將自己的創作歷程分為三個階段:早期將阿美族神話傳說具象於作品、約於2000年代中的系列作品開始關注戰爭時期原住民受徵召的歷史、後期則有因應商業化的思考。從希巨自述的創作轉變中可以看出他的自然關懷、人文關懷、以及社會環境對他的影響,並且這些都與他自身的族群文化密不可分。

 

阿美族藝術家希巨‧蘇飛/本課程攝

 

在一件造型是魚群包圍人形的立雕前,希巨說起都蘭阿美族與海洋的關係,海岸阿美族人依賴海洋,居住地的自然環境影響生活習慣、傳統祭儀、神話傳說。他們認識到面對海洋人類是脆弱的,從海洋採集時也會帶有敬畏心情,希望海神賜予好的魚。不只這件作品,自然的意象經常出現在希巨的創作中,從潮水、海浪、礁岩、魚隻乃至於山林,即便他的作品未必是要描繪自然現象,仍然會在刻畫族群文化的作品中使用自然造形。他提到,作為阿美族的雕刻藝術家,不像排灣族或魯凱族具既有且豐富的傳統圖飾紋樣能採集,因此作品的造型表現會更強烈地取材自藝術家的生命經驗,這點對他來說也提供創作上自由發揮的空間。

 

具體的藝術創作回應說不出口的創傷記憶

 

走向展示空間的深處,牆上播放著紀錄片,周遭座落帶有翅膀的雕像。希巨回憶,他曾見到戰後許久才得以從中國回鄉的長輩說著北京腔的華語,回臺灣後面對的不是歸屬,而是文化落差。又說道四年前在沖繩看到當地二戰期間跟臺灣相似的命運,青年受徵召或誘騙上了戰場,地方居民也遭遇種種戰爭帶來的傷害。這些歷史引發希巨的關注並進一步探究,一系列臺籍老兵為主題的作品便由此而來。

 

二戰期間的臺灣,日本人曾召集部落的原住民青年組成高砂義勇隊前往戰場,當時留下了不少名冊記載這些這些非自願的士兵。希巨說阿美族的傳說裡,在外地死亡的族人靈魂會乘著一種鳥的翅膀回到家鄉。因此他曾找尋這些名冊並以此為靈感創作一座座看似將拍動翅膀懸空而沒有臉孔的人像。藉由這些作品,希巨希望讓後代認識並思考過去的傷痛,也提醒人們不要忽略歷史事件中原住民的觀點。

 

希巨・蘇飛的木雕作品/本課程攝

 

回應現實需要的藝術品

 

環顧展示空間,這裡同時也展示販售其他創作者的商品。希巨接著提到創作環境的轉變,如因為園區遊客增加而場租調漲,有些藝術家無法負擔只好離開。因應市場需求藝術家也要調整創作的取向,跟進駐初期相比已更帶商業色彩。他以自己為例,現今的作品類型除了過去的純粹創作,也包含了木盤、桌椅等用品。從導覽中也可窺知地方的藝術節慶對創作活動多少有影響,希巨兩次提到五、六年前是近年轉變的關鍵,包括都蘭、東河一帶外國人增加、作品型態的主流由過去的立雕轉為裝置藝術等等,我們猜想也許和2015年開始舉辦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有關。

 

最後,希巨殷切地邀請我們前往都蘭鼻,我們於是橫跨糖廠外的公路,再步行高草叢間的小道,路途看到稀疏林木和幾頭黃牛,最終到達海岸。從凸出的崖邊背山向前能眺望太平洋,向右會看見綿延到南方的另一處岬角,希巨往遠處指:「那裡就是不美麗的美麗灣」。也許他曾在我們看向的海邊撿拾創作的材料、或者從景觀的變與不變中得到創作靈感甚或悟出甚麼道理⋯⋯,總之我們用逗留稍稍體會了眼前關乎希巨創作的情景。

 

博館所師生於都蘭鼻海岸合照/黃秀梅攝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109-1 博物館規劃與管理

教師:廖仁義老師、陳佳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