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
活動時間
2018年11月17日
-
活動地點
台北市立美術館
-
關鍵字
本次至臺北市立美術館參與台北雙年展之開幕及論壇活動,目的在於讓學生在這次的展覽中,以課堂閱讀到的理論為基礎,重新思考新博物館學理論與生態博物館理念之於本屆台北雙年展的關係,在這樣實驗性的操作中,我們是否或如何實踐新博物館學在現今社會的意義?觀察一個企圖以美術館為基地,向外擴張的跨學科討論平台將如何呈現一種新的展覽形貌,這又與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如何相通、如何不同?
此外,本屆台北雙年展將展出一件芬蘭藝術團體作品〈非人類博物館〉(Museum of Nonhumanity),這件作品破除以人類為中心的觀點,建構起藝術家想像中的博物館。透過參觀展覽和論壇,與藝術家、作品的溝通交流,以參與行動反思博物館學在理論與實踐面向之間的驗證關係,也作為之後由策展人吳瑪悧所帶領的非人類博物館工作坊的前導認識與靈感取材機會。
系統理論與藝術與機構的運作
《2018臺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主題「由策展人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訂定。兩位策展人將以此論題探究自然生態系統持續演變的特質,以及這項特質如何被反映在藝術與機構的運作機制中。本屆展覽則欲審視系統理論如何體現在藝術與機構的運作上,並藉以凸顯各系統賴以維生的依存關係。
藝術作品作為烏托邦視野的創造
本次參與《2018臺北雙年展》由張婉真老師主持國際論壇—「公開座談:藝術作品作為烏托邦視野的創造」。
這一場座談是以〈非人類博物館〉這件作品為中心展開,本次座談的形式、進行方式和作品的內涵有相當密切的關聯,〈非人類博物館〉中談的博物館是指藝術家想像中、概念上的博物館,從「非人」角度,批判西方傳統二元對立的觀點,認為人不應將萬物區分為我與他者,藝術家所探討的「對他者的隔離、區別」,在社會與歷史上有許多面向可觸碰,例如:生態環境、種族的、思想等。藝術家檢視過往歷史,並消弭對立及各種不公平、不正義的手段。
展覽中,作品與臺北雙年展展覽團隊就作品延伸議題所發展出的在地訪談,邀請國內關心此方面議題的學者、相關代表人物,包括本次與談人那布、黃宗慧和徐銘謙。本次座談分為四階段進行,按照布農族朋友的溝通模式,第一步說明為什麼我們在這裡?(Why we are here?),我們的故事是什麼?第二步分享(sharing),彼此就議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提供所有人參考與思考。第三步決定(conclusion),在不同觀點的表述後,討論出未來如何繼續朝向同一個方向邁進和努力。第四步叮嚀(supporting)意味著彼此間互相提醒、互相支援,這次的論壇不會只是一次性的活動,大家齊聚討論這些事情並作出結論、決定,日後也有責任向彼此叮囑在這一天所思考的、應許的事。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107-1新博物館學思潮 課程
教師:張婉真老師
交流對象:Laura Gustafsson、Terike Haapoja、那布、黃宗慧、徐銘謙
※本文轉發自 網站 北投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