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演講】「藝術做為社會對話的實踐–『精神文化』的累積與創造」講座報導
2022-12-19
報導者/ 周育弘

【課程活動/演講】「藝術做為社會對話的實踐–『精神文化』的累積與創造」講座報導

【課程活動/演講】「藝術做為社會對話的實踐–『精神文化』的累積與創造」講座報導

20201110日,陳佳利老師藉著「博物館與當代社會議題專題」課程,邀請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活泉之家主任廖福源以及三位《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作品的創作者與相關人員前來演講,其講題為「藝術做為社會對話的實踐–『精神文化』的累積與創造」。

 

藝術作為一種文化實踐:從文化參與到文化創造

 

首先由廖福源主任開場,他分享從2012年以來透過展覽作為倡議方式的心路歷程,從與活泉之家會員的互動中不斷思考如何與社會進行溝通,但從近年來的新聞播報,可發現執行社會溝通是困難的。因此他開始思考藝術如何作為一種對話媒介,並運用展覽來實踐社會對話。討論精神文化時,我們必然會認為任何一個族群都有自己的次文化,比如國外的身障圈有障礙文化,但臺灣卻沒有所謂的障礙文化,只有偏見、刻板印象與歧視的狀況。在這情況下,藝術可作為一種方法,用來累積與創造文化。2012年之前的倡議方式是以紀錄片作為學校的宣導,起初會員到學校較害怕跟學生們分享自己患病的事,深怕別人會因此感到厭惡,或是用什麼異樣眼光看待。但後續長期跑校園的過程中,參與的會員的自我認知開始慢慢改變,發現原來在社會中有些人是接受的,不是原本所想的被社會推得遠遠的,所以從這段歷程看到了契機,開始策畫大小不同的展覽,積極主動用標籤和社會溝通。

 

除了展覽外,廖福源主任說明了2015年做藝術教育工作者培力計畫的起心動念,目的是為了讓會員透過藝術的工具成為教育工作者,所以會訓練會員整理並撰寫自身經驗的教案帶小朋友繪畫。該計畫聚集一群有豐富生命經驗的互助社群,解構並重組醫療上或心靈上對精神疾病的論述,回歸到會員本身看待精神疾病的論述,讓疾病得以專業化,用藝術靠近社會大眾。廖福源主任以一個畫了住院病患的作品為例子,說明畫作的作者認為當他住院時才感覺到有人會去關心他,因此圖片上的人雖然是住院反而是開心的,住院變成不是為了治療而是希望得到關心,意圖以上述會員創作的故事讓大眾思考自己的故事,用藝術創作連結人和人的關係。

 

《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的其中一位創作者分享自己的故事/ 葉家妤攝

 

 

藝術實踐也是一種自我探索的方法

 

最後講者提到展覽不只是文化參與,更是一種文化創造,可以是促進文化平權的方法,每個人有文化近用的權利,探討到資源分配的需要。廖福源主任丟出了反思,為什麼病人遇到創作就是治療呢?病人所創作的作品也是應該被認為是創作,在不注重於美學的情況下,更重要的是看待創作中對於生命歷程的記錄,比如面對「真實的自我」、「無法滿足的願望」、「自己都無法承受的脆弱」、「在社會中我是誰的定位」諸如此類等更深一層的自我探索,是完全不同的意義。主要是把詮釋權還給病患主體,讓不尋常經驗公共化給大眾知道,與大眾產生連結與共鳴,以他們的精神疾病傳達,個人疾病的引發可能是社會破口的縮影。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109-1博物館與當代社會議題專題

教師:陳佳利老師

演講者:廖福源 /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活泉之家主任、三位《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作品的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