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文 2022-10-08 曹洛 人與自然 人類世 彩虹 聖經 自然之概念 色彩與生命 量子生物學 【課程活動/演講】Brown Bag—色彩・人類世的思考(Colors of the Anthropocene) Patrick Degerorges教授首先簡介自己多元的學術領域與背景。在法國,他有13年的歷史與文化諮詢經驗,也曾在法國環境部擔任研究員,研究專長為環境人文研究、生態哲學、生物多樣性的公共政治分析、氣候變遷與適應研究。因對於環境問題現況及處理感到失望而後轉至巴黎政治學院擔任兼任教授,並參與了一項由德國柏林發起的人類世課程專案計畫(2013年發起)。
閱讀全文 2022-10-06 賴憶婕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無形文化資產 生態博物館 社頭文化 【課程活動/演講】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之社頭文化保存推廣策略 本次講座聚焦於兩部分,其一為博物館如何操作、推廣社頭文化?其二,介紹今年「大溪大禧」的活動規劃及前置準備,與在場觀眾共同討論「社頭」作為發言、傳承文化的主體,如何與新設計、新發想相互碰撞並產生火花?而博物館在其中又扮演著何種角色,讓文化知識鑲嵌在活動之外,亦能夠鼓勵「社頭」主動性的保存、發展無形文化資產?
閱讀全文 2022-10-06 陳之曦 北管音樂 彰化梨春園 技藝推廣 文化傳承 無形文化資產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彰化百年曲館–梨春園推廣北管音樂之歷程分享 本次講座由梨春園三位年輕團員分享梨春園近年推廣北管音樂的過程與思考,講座內容有三個部份,首先由陳瑾毓簡介梨春園的歷史、交陪與定期舉辦哪活動?其次由倪珩均介紹梨春園過去的傳承方式,與到了當代因為面臨曲館文化傳承困難,而做了什麼樣的改變?最後由陳柔樺分享如何透過轉化的方式將北管知識與技藝推廣到學校與社區?
閱讀全文 2022-10-06 林琮穎 剪黏修復 文物修復 東隆宮文化中心 無形文化資產 王爺信仰文物館 王船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臺南市三寮灣東隆宮文化中心參訪 本次導覽由張麗珠作為主講人,而東隆宮總幹事吳崑源也共同參與,並在一旁補充。導覽範圍則主要在東隆宮文化中心的三樓的「王爺信仰文物館」,以及四樓「水滸英雄館」與「禮俗文物館」。
閱讀全文 2022-10-02 岳宸萱 O.B.M 蒐藏微型展示 藺草產業 【博物館歷史學專文轉載】O.B.M ✖苑裡_謝仕淵:微型展示—放大縮小說故事 O.B.M(One Box Museum)是甚麼?我們如何利用一個箱子訴說故事?本次課程謝仕淵老師藉由以不同的案例,說明了微型展示的社會協作可能性,以及如何蒐藏微型展示的核心要素-「物件」。
閱讀全文 2022-10-02 陳之曦 傳統技藝 北投 北投新樂社 北投軒社 北管音樂 陣頭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出訪北投新樂社 迎神賽會當中不可缺少的是熱鬧的陣頭,又可以分為文陣與武陣,文陣像是傳統音樂的北管、南管,武陣則有龍陣、獅陣等。北投早期每個庄里幾乎都有一個武陣「獅陣」與文陣「北管」,武陣代表保衛家園的象徵,文陣則有陶冶性情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