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課程活動/研討會】「第一屆全人文化進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報導
-
活動時間
2019年11月05日至06日
-
活動地點
國立臺灣美術館
-
關鍵字
「博物館在20世紀到21世紀之間,開啟了過去與未來對話的空間,更加民主、多元、包容。」-Evgeniya Kiseleva
博物館與文化平權:無障礙的知識空間
「第一屆全人文化進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將會議議題聚焦於身心障礙的範疇當中。11月5日上午場,Annie Leist 主張博物館可透過多元感官的體驗提供無障礙服務,而這些都牽涉到文化資本的養成,使得「文化平權」、「社會共融」不僅僅是形式上地將不同族群、障別、年齡等人都進入文化場域,而是能真切的透過多種不同的導賞活動及技巧,使得參與者能「理解」文化活動的內涵進而增進參觀經驗、理解與感受,減少因博物館隔閡所造成的阻礙。
當天下午則聽了小場次的論文發表,三者偏向個案研究及行動研究,皆體現臺灣博物館(人權、歷史、藝術類)透過不同的方式增強社會平等參與的做法,從導賞方式、客製族群、多元藝術的介入等,照顧到各個族群的參觀需求。
藝術的公共性與鑑賞門檻
回憶起生平第一次主動、有意識地進入博物館觀賞作品是在高中的時候,當時的景象一直徘徊在心中,穿著襯衫、長褲、包鞋,一派正經的踏進臺北市立美術館,總認為自己能夠理解些什麼、看見些什麼,試圖解讀藝術作品所傳遞的語彙,甚至正視他的存在,但這一切仿若撚上一炷香,以竭盡全身點燃藝術的火焰,但僅能插立在那爐裡鋪滿無盡困惑的灰燼當中。
在早些時的藝術博物館當中,藝術作品仿若不可侵犯的圖像,儘管博物館本身提供定時人員導覽、文字解說…等,但作為一個生理無重大缺陷的人來說,導覽的內容對於一個無藝術背景的人來說竟是如此「格格不入」。基於此,使我對於博物館與文化平權相關議題抱持相當大的興趣,而博物館除了典藏、研究、教育、展示等傳統功能外,更被期待在社會服務上能盡上心力,對我而言,文化平權不僅是在主張身心障礙在博物館的文化近用權力,而是任何在藝術圈之外的社群、人、相對弱勢族群…等在參觀博物館時無法有效溝通時,皆可納入體現社會共融與文化平權的意涵之內。
在近日國家認同及社會融合的議題相當蓬勃之時,聽完這場研討會之後,希冀自己若身為博物館人員,能夠規劃臺灣多元文化的展示,畢竟臺灣擁有相當豐沛的文化,存在著移工、新住民、定居於此的外國人,雖然他們現在都在臺灣,但不同的族群以臺灣為分界點,讓我們能夠透過他們的視角認識他們的多元樣貌,藉由他們的經歷,使我們能理解不同族群存在的價值,也豐富我們對臺灣各自不同遷徙經驗的理解、尊重與包容,亦即呼應Evgeniya Kiseleva所述,期待能在文化共融的層面減少刻板印象、種族歧視與社會偏見。
教師:陳佳利老師
研討會:第一屆全人文化進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