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花東地區博物館參訪系列(六)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歸途 Taluma’七腳川戰役110周年特展」
2023-05-05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花東地區博物館參訪系列(六)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歸途 Taluma’七腳川戰役110周年特展」

【課程活動/校外參訪】花東地區博物館參訪系列(六)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歸途 Taluma’七腳川戰役110周年特展」

家在何方?在山的那頭、霧的那端。聽那雷轟的槍聲、踏那兇猛的大水、望那猖狂的火焰。漆黑的小徑蜿蜒崎嶇,走啊走啊,陽光會從哪處躍出?過去腳步凌亂倉促,現在手牽著手,堅定穩健地向前邁步。看啊,那狹窄慢慢向外延伸、那顛簸逐漸趨向平緩。從你的眼中,我看見前方明朗柔和的點點光芒。

 

被喚起的創傷記憶

 

從迎賓的東門踏進展場,鵝黃的光線灑下,低沉及清亮的嗓音交織出那些過去及現在的故事。勞逸不均成為一切的導火線,大火蔓延,燒盡過往珍貴之物,留下漆黑的傷痛。不論是110年以前,又或是過了100多年之後,當原民會出資建蓋的公共中心被奪走,後第一棟Taluan又莫名被燒毀,為我們導覽的策展人O’ol勉強扯開嘴角:「我們跟當初一百年前一樣,就是戰役被趕走,然後又是公部門事件被趕走,現在因為過了很多年覺得有點平復,但我之前都是邊講邊哭。」

 

第一棟Taluan燒剩的板子靜靜地待在展場內,望著O’ol每次說起這些過去時的神情,從激動哭泣到平穩堅定。再一次,採集茅草;再一次,購買木頭;再一次,和巧手工藝的老人家一起。O’ol微微勾起笑:「一直到現在第二棟也建造出來了,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來壽豐部落。」

 

策展人O’ol導覽「歸途 Taluma七腳川戰役110周年特展」/岳宸萱攝

 

重建認同與記憶

 

「有些事情不是我們忘記或是消失,而是我們太少去提起。」另一位策展人Falahan說。時間緩緩流逝,人們悄悄噤聲:可能是因為大環境壓迫下為保安康,又或是不願再去回憶那段慘痛記憶,知曉過往的人們逐漸消逝,時光無情地留下了空白。即使如此,只要持續呼喚,仍會得到回應。就像那位一聽到「七腳川」就激動地站起來侃侃而談的阿嬤;像家中長輩在大洪水中仍保存良好的古老服飾;抑像聽見傳統歌謠,瘋狂地稱讚唱歌的孩子的老人家。100多年過去,有人哼起了第一聲音調,當年被迫分散的族人牽起彼此的手,唱起了那些記憶中的歌謠,追尋起過去的痕跡。Falahan看著我們說:「我們雖然看似是一個人,但其實回到部落我們是一群人,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策展人Falahan講解部落男子羽冠重製的過程/岳宸萱攝

 

從得知、追尋再到重建,展板說得輕巧,卻隱去了那些循跡中的困難及艱辛。尋覓似是人不可免俗的命運,尋未來、尋過去;尋他人、尋自我。或堅持不懈終越迷霧;或用盡一生沒找到答案。有時,恰巧就缺一份時機、少一個緣分。那些輕易從觀光客眼中泛起的淚光,或是傷痛過去那段從未得知的歷史、或是喜悅多年過去仍有盡善的發展、或是了然尋覓過程中的迷惘及辛勞。或許那一個大大的擁抱,只是想要說:「謝謝你們一直以來的堅強。」

 

「歸途 Taluma’七腳川戰役110周年特展」留言牆/岳宸萱攝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109-1 博物館規劃與管理

教師:廖仁義老師、陳佳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