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演講】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之社頭文化保存推廣策略
2022-10-06
報導者/ 賴憶婕

【課程活動/演講】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之社頭文化保存推廣策略

【課程活動/演講】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之社頭文化保存推廣策略

本次講座聚焦於兩部分,其一為博物館如何操作、推廣社頭文化?其二,介紹今年「大溪大禧」的活動規劃及前置準備,與在場觀眾共同討論「社頭」作為發言、傳承文化的主體,如何與新設計、新發想相互碰撞並產生火花?而博物館在其中又扮演著何種角色,讓文化知識鑲嵌在活動之外,亦能夠鼓勵「社頭」主動性的保存、發展無形文化資產?

 

 

根據合作對象,尋找操作方法

 

溫欣琳首先提到博物館在與地方接觸時,需要面對不同合作對象而衍生不同的操作方式,「社頭」是木博館開館以來面對的重要對象之一,在深入了解後便發現社頭的核心目標在於迎神以及普濟堂關聖祭典,木博館便開始重新思考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大溪的社頭別名為軒社、陣頭,有些社頭子弟班原不屬普濟堂,只是為了參加普濟堂祭典、迎神才設立,另外大溪外圍地區也有地方公廟所成立的子弟軒社,而隨著普濟堂的信仰圈擴張,成為人際網絡、產業、社經連結,有很多社頭加入到了這裡。

 

子弟軒社基本上由在地不同行業所組成,社頭裡面的組織成員隨著歷史變遷與社會發展而有些變化,不過,大溪在地社頭很多,有時會因遶境順序起衝突,為解決其中紛爭由各社社長組成聯誼會(後發展為桃園市大西區社團民俗技藝協會)與廟方共同協調,發展出地方獨特的調解機制,而博物館在之中思考能透過甚麼活動、辦法讓大家皆參與進大溪節慶之中,便以生態博物館為策略,展開大溪的文化活動。

 

 

貞燕老師進行前導介紹,讓大家對大溪有初步認識

 

 

以生態博物館做為方法

 

生態博物館在木博館中是一個操作方法,嘗試讓大家共同參與、討論,將街角館、社頭等組織串聯,成為一個實踐居民參與、共學、行動的博物館,木博館的目標在近幾年越來越清楚,而溫欣琳認為博物館的核心工作是知識建構,這些工作不是單純為文化政策的推動,更強調在過程中會累積在地知識、人的故事串聯以及文物蒐集,例如大溪文藝季,博物館在思考並重新定位文化節慶時,認為大溪的社頭文化為「活文化」難以單純用靜態展覽,應以多元且動態的展示、詮釋的方法,在生活中感受其生命力。

 

 

本次講座「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之社頭文化保存推廣策略」邀請畢業的溫新琳學姊,分享在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工作經驗,以及如何跟社頭產生對話性、溝通性以及新的閱讀觀眾群

 

 

組織的串聯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心力,雖然溫欣琳一開始對社頭組織較為陌生,但從籌備2015年大溪文藝季開始,以物件、陣頭文化層面切入認識,邀請地方頭人、社區代表共組籌備小組,並用遶境模式做一簡易展覽,另外設計手冊介紹社頭,希望大家在看遶境的時候不只是看熱鬧,同時能夠了解社頭與地方之間的關係,除此之外,木博館也做了文物普查,先以社頭主動清點物件並提出修復,普查的過程中會進行拍照記錄以及耆老訪問,環境改善的部分會邀請保存專家來討論文物保存環境、文物修理、文物資料以及社史的紀錄。

 

 

講者介紹大溪「五社五師」,認為雖然有很多正面效果,但效果不如預期,因為社頭在面對大設計師時,難以提出真正想法,加上操作時間不足,不易深入了解並創作出既有設計師風格又符合社頭需要的東西,另外,行銷宣傳上較偏重於設計師,反而會看不見社頭的想法

 

 

而社頭文化館也是木博館重點計畫之一,朝向生態博物館之架構,以大溪社頭文化館的農會倉庫作為核心館,強調動態展演的重要性,並透過遶境路徑以及沿途的常民活動、社團將周邊事物相互串聯。相關補助計畫也會針對社頭特色、狀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發展、規劃,例如:百年社慶的推廣便由同人社推出了手冊、興安社與共樂軒籌備絹印課程還有三層三社現地展覽等。溫欣琳認為這些事情便會回溯於地方學的架構,同時讓社頭與博物館共構新的想法、發展,也開啟了學校與藝陣、廟會的教學合作。

 

 


 

 

 


 

課程:博物館研究所 107-1 博物館與無形文化資產專題

教師:黃貞燕老師

交流對象:溫欣琳 /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本文轉發自 網站 北投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