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演講】「博物館展板的語言論述分析」演講報導
2022-12-19
報導者/ 胡鈞怡

【課程活動/演講】「博物館展板的語言論述分析」演講報導

【課程活動/演講】「博物館展板的語言論述分析」演講報導

有關展板、網站、語音導覽等各種媒介的博物館文字(museum text)分析似乎經常被忽略,該類型的文字又如何影響觀眾?但來自英國赫瑞瓦特大學(Heriot-Watt University)的廖敏秀老師(下稱廖老師)與其博士生江愛莉(Elidh Johnstone),以翻譯研究的角度分析博物館文本,給予北藝大博館所學生文本研究的新視角,並引發同學的熱烈討論。

 

翻譯學角度下的博物館:不同語言的博物館文本對照

 

跟早期研究原文跟譯文相比,現在翻譯學比較從社會學、文化、空間等角度分析文字與周遭環境如何產生意義。觀眾就是博物館文字的讀者,而博物館文字的撰寫跟博物館本身立場、在地社群與利益關係人的態度都有關連。廖老師以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下稱V&A博物館)作為案例,分析其研究網站上寫給觀眾的資訊頁面英文原文與中文翻譯。另外,廖老師也比較五個中國博物館與五個英國博物館的網站資訊,試圖找出當中文字的規範性(norms)。其研究發現英國文本比較多出現第二人稱代名詞(you、we),中國則是用第三人稱(「觀眾」「本館」)。中國比較常出現規範型態的助動詞(勿、需),英國則多可及性、無障礙空間等設施的相關標示。

 

從兩國使用詞彙的不同可看出它們對觀眾溝通的目的不一樣。英國博物館著重在對觀眾友善(visitor friendly),提供很多設施讓觀眾舒適便利。中國則著重提供指南跟準則。兩國博物館總體使用的話語(discourse)特徵也跟他們的經營風格有關。英國博物館用語比較商業,如V&A博物館會強調博物館商店與獨家販售的商品,商店跟展間也是融合在一起的。反之中國博物館用語則多用法律的話語,展區與商店也明確區隔。

 

博物館翻譯一定要配合當地文化特徵嗎?

 

博物館導覽文字常常有多語言的翻譯需求,但其內容不一定要為每一個語言背後的語境與歷史文化做調整。廖老師以愛丁堡城堡的語音導覽為例,它有九個語言版本,但譯文都是直譯而沒有調整。我們從觀眾訪談結果就可發現雖然各國家的觀眾都很滿意,但他們使用的學習策略是不一樣的。英國觀眾認為他們在拼湊歷史的過程中引發回憶,中國觀眾則透過語音導覽知道新資訊。可見如果博物館文本能吸引觀眾與博物館環境互動(如帶動觀眾的五感)、有層次的提供資訊,同樣的文本也能滿足廣大族群的觀眾需求。

 

物館文本如何影響觀眾對展示品的觀感?

 

同樣來自赫瑞瓦特大學的訪問博士生江艾莉(Elidh Johnstone)則是使用語言學中的評價理論(Appraisal),並在博物館文字形容事物的方式與形容詞的使用程度等面相上,分析展覽如何與觀眾交流。

 

她以德國黑森林露天博物館(Black Forest Open Air Museum)的展示說明牌為案例,表示客觀空間的狹窄或寬廣會影響觀眾對展場空間的安全感,其空間需因應文化與個人觀感而有所不同。但博物館的英文翻譯與德文原文略有不同,除了解釋勞動者在工業革命後,不再使用織布機,其文字也強調空間的陰暗濕冷。英語與德育看似是相似的文字,但不同的寫法也引發觀眾不同的情感。博物館透過文字與空間的緊密配合,為觀眾營造了特殊的情感體驗。

 

Elidh Johnstone博士生講解展示說明牌經過翻譯後的轉變 / 胡鈞怡 供

 

針對展版文字是要符合歷史真相或平權思潮之議題, 部分同學也提出問題。廖敏秀與陳佳利老師不約而同地說明沒有所謂的歷史真相,重要的是策展人要有意識地瞭解文字的力量,並思考文字對指涉對象及觀眾產生的影響,如以」來稱呼過去的原住民,看似符合歷史真相,但實際上可能會傷害原住民社群,並持續深化觀眾的偏見。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110-2 博物館研究方法 II

教師:陳佳利老師

演講者:廖敏秀 / 英國赫瑞瓦特大學語言與跨文化所(Heriot-Watt University Languages & Intercultural Studies)助理教授、江愛莉 / 英國赫瑞瓦特大學語言與跨文化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