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演講】解讀池上現象–一個人類學者的看法:《成為池上》作者、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黃宣衛研究員講座
2023-12-01
報導者/ 黃昱儒 編輯者/ 黃昱儒

【課程活動/演講】解讀池上現象–一個人類學者的看法:《成為池上》作者、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黃宣衛研究員講座

【課程活動/演講】解讀池上現象–一個人類學者的看法:《成為池上》作者、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黃宣衛研究員講座

《解讀池上現象–一個人類學者的看法》講座海報/黃昱儒 供

 

111-1學期生態博物館專題邀請到《成為池上》作者、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黃宣衛研究員,透過池上的社會觀察,深入理解地方社會能動性如何產生、如何運作。

 

池上何以為池上?

 

池上,位於臺灣東部花東縱谷,平原是以新武呂溪沖積扇為主的。一般大眾對它的印象,是以農業為地方生產主體,盛產「池上米」的所在,以及伯朗大道與稻田相映而成一望無際的文化地景,但,池上可沒那麼簡單,這些文化成果的呈現乃是歸功於地方共識的凝聚與長期的社區營造深耕。

 

池上何以為池上?在池上的聚落發展中,當代地方感的形塑乃日積月累,再加上地形較為狹小,使得不斷增加的漢人人口與當地原住民相互理解、經驗交流的機會更大,而漢人族群所帶來的宗教信仰,形成保安宮、池上福德宮與玉清宮的祭祀圈,從1950年代起每年以鄉為單位的元宵遶境、中元普渡與之後的兩次建醮,除了強化地方意識之外,也建立了共善、共好的傳統社會地方個性。在地方共識的長期凝聚下,1990年代社區總體營造的引入後,出現諸如:社區村校聯合運動會、民俗技藝隊、稻米原鄉館、有機米專業生產區、萬安磚窯場、有機農村體驗園區…等等形形色色的地方有機行動,乃至於後來的「電線桿事件」,反對電線桿設置於伯朗大道上以維護農業文化地景,大坡池濕地議題以及池上米的認證,在蓬勃的社團組織、生態保育觀念的引入與國家、民間與地方的合力下,池上,終能「成為池上」。

地方住民反對在稻田中設立電線桿的地方共識,在「電線桿事件」之中,讓池上保存了一望無際的農業文化地景/黃宣衛 供

 

以地方為本,文化為核心

 

池上如今是臺灣成功的兼具福利與藝文的觀光米鄉,定期舉辦「秋收稻穗藝術節」與原住民慶典活動,不僅有全台最高的生育補助與米價優惠之外,鄉民甚至可以「擔任志工服務,期滿可半價購買納骨塔塔位」,黃宣衛老師形容,其福利制度可說是從搖籃到墳墓。然而,黃宣衛老師也指出:「每個地方都可以成為自己!」關鍵是了解地方的可能性,釐清自身歷史脈絡與文化資源,凝聚共識與建構地方動能,在臺灣有許多獨具地方紋理的鄉鎮,在未來,也期許能共同邁向共好、共善、共享。

 

池上的元宵節遶境於夜間市區遊行/黃宣衛 供

 

池上中的生態博物館經營模式

 

池上的經營,雖然並未借用生態博物館的理念,但其中如米鄉形塑、地景維護、節慶活動…等等,從當代場域意義的建構、居民的文化參與、發掘新文化資源與形塑地方紋理的行動,卻與生態博物館的概念不謀而合。梭羅曾提過「世界的保存之道在於野」,這也是生態博物館的核心精神。池上經驗提供我們思考,生態博物館如何透過社群主體性參與地方實踐,提供地方教育與提升生活品味,進而達到文化的永續與傳承的文化治理方法。

 

黃宣衛研究員為同學解釋「池上米」之於池上的地方意義及其形成原因/黃昱儒 供

 

同學們在講座後提提出各自的經驗與觀點與黃宣衛研究員交流討論/黃昱儒 供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 生態博物館專題

講座:解讀池上現象—一個人類學者的看法

教師:黃貞燕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