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座談】北投溪生態博物館《 鏡投 ‧ 近投 》展示規劃
2022-10-01
報導者/ 曹洛

【課程活動/座談】北投溪生態博物館《 鏡投 ‧ 近投 》展示規劃

【課程活動/座談】北投溪生態博物館《 鏡投 ‧ 近投 》展示規劃

社區教室二以社區教室一北投溪踏查活動後,同學們所做的北投溪生態博物館調查報告為內容主軸,邀請林智海老師至課堂上,與老師、同學一同討論即將展開之北投溪生態博物館微型計畫展示。

 

 

《 鏡投 ‧ 近投 》展示規劃

 

原分為六個組別進行展品的研究、詮釋,後再分為論述與內容整理組、視覺設計組、宣傳行銷組及場地活動暨展品製作組五組展覽執行組別,將各要素整合成為一個從自然過渡至人文景觀的展覽。

 

 

標準字與主視覺

 

 

此次展品:〈洄遊記〉、〈源源〉、〈蕨美北投〉、〈俯瞰北投的大屯山精靈〉、〈北投溪流域之空間尺度-人與自然的距離〉、〈碧水飄煙,北投之源〉、〈遊.裂〉、〈遊.忘〉、〈因北投而生的地方職業-機車快遞服務〉

 

 

展示作品 〈因北投而生的地方職業-機車快遞服務〉

 

 

展示作品 〈蕨美北投〉

 

 

《 鏡投 ‧ 近投 》展示概念

 

北投,一處交織著人文、自然、產業的生態圈。

 

在歷史的記憶中,北投一直沒有缺席。北投地理條件得天獨厚,不但擁有全臺灣唯一的火山地形,北投貴子坑的五指山層及軍艦岩的木山層更為臺北盆地最古老及第二古老的地層,甚至目前世界上唯一以臺灣地名命名的礦石——北投石,也只產於北投。臺灣的植物總數眾多且歧異度相當高,更有「蕨類王國」的美名,而北投受溫泉影響,溫度及濕度皆適宜蕨類生長,擁有豐富的蕨類生態。除了豐沛的自然生態,北投更充滿歷史古蹟與人文氣息,有周氏節孝坊、北投溫泉浴場(溫泉博物館)、長老教會北投教堂等文化景觀。

 

《北投社》雜誌第二期(1996.5.19)刊登「北投溫泉生活博物園(ECO- MUSEUM)」的初步構想,以北投溫泉博物館為核心博物館,結合周邊文化資產,再向外拓展到大磺嘴、陽明山,屬於北投的地質景觀區。《北投社》第七期中將此概念正式更名為「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原因是不想被「溫泉」所框限,而是想發展出強調北投「生活」與「環境」的願景目標。此一構想的萌芽(1996年)到真正推動(2016年)歷經二十年,北投居民由下而上真正改變、建構了屬於自己的北投,並於歷史的洪流中,企圖在當代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北投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與人文資產,而在當代,北投能被以什麼觀點觀看?能以什麼為核心真正觸動人心?我們希望透過「鏡投‧近投」展覽,提供觀看北投的全新觀點,與接近北投的一些「刺點」。

 

 

展覽海報

 

 

 

我們對於北投而言,都是「外來者」、「異鄉人」,我們之中沒有北投人,甚至過半數不是台北人,親身到訪北投之前,北投對於我們而言,是一片由想像所構成的模糊風景。我們因無從得知,而生出了許多對於「異域」的奇幻想像。

 

初至北投,我們即刻感受到北投是鮮活的,不斷有新的事物在這片土地上發生。新北投火車站旁的土地正在施工,準備建造新的親水設施,周邊有著新鮮的、剛被濺起的泥巴。北投公園同樣正在進行翻修,但人和自然的距離能因這些人造的設施而變得靠近嗎?人和自然應該保持著怎樣的距離與關係?這是我們到達北投後的,第一個提問。

 

沿著北投溪向上,參天的楓香樹上淺縱向的溝裂彷彿巨獸留下的爪痕;溪底的岩石經過含有礦物鐳溪水的淘洗,呈現深淺不一、令人驚異的綠色,那樣鮮豔的綠色彷彿就要掙脫岩石的羈絆,由溪底一躍而起。那些曾與溪水聲纏綿交織在一起的笑聲與話語,又都到哪裡去了呢?也許那些過往的疼痛或歡愉都沉澱到墨綠的瀧底深潭中了,正是這些看不見的過往與看得見的顏色、形狀,層層疊疊交織出了今日的北投。

 

繼續往溪的源頭探溯,地熱谷的蒸騰奔湧之謎已被後人拆解,轉彎向下,防空壕迷宮和公共浴場附屬遊園地(今北投兒童樂園)在新的時代,擁有新的存在價值,能夠有北投新生的人們,再次帶著不一樣的情緒,在他們身上構築起屬於現在與未來的記憶。

 

和歷史遺跡所擁有的、似乎凝滯的時空不同,北投的蕨類和特有種大屯姬深山鍬形蟲,一直是代代更替,見證著北投的前世今生;北投獨有的機車快遞亦然,從過去到現在,不斷在北投的道路上奔騰著。他們將通往何處,去向何方?

 

我們這些異鄉人闖入了北投,但北投同樣也闖入了我們的生命中,促使我們對過去、現在及未來提出詰問。我們以「鏡頭」「靠近」北投,試圖以八千分之一秒的時間,凝結那些我們所見、剎那近乎永恆的片刻,我們蒐藏這些閃著光的時間碎片,堆疊成一座北投的微型博物館。

 

鏡投,近投。再靠近一點好嗎?再靠近一點,你就能聽到宛如血液在血管中流淌,北投溪源源不絕的流水聲;大屯姬深山鍬形蟲移動觸角的聲音、風吹過北投羊齒的窸窣聲,也許,還能聽見你所渴望的生活的聲音,撲通撲通,令人怦然心動。

 

 

林智海老師回應

 

談到北投的自然資源—蕨類,我想到的是筆筒樹,給大家參考。筆筒樹是一種活化石,在世界上是極其稀有的,但因為地理位置及地形關係,在臺灣不算少見,在北部甚至有純林分佈。因為是種植蘭花的優質材料,商人趨之若鶩,還曾經受到貿易制裁。臺灣過去的筆筒樹非常多,但因為陽明山出現傳染病而變少。另外,從鍬形蟲這個點切入我覺得蠻意外的,很特殊,可以對一般認知的北投產生不同的印象。

 

不過提醒大家,你們所選擇的這些「藏品/作品」雖然很特別,但通常在地人也不易注意到。或許在特別之中也要思考如何與日常生活產收連結,才能喚起在地居民共鳴,否則很難吸引北投人進來參觀。

 

 

林智海老師針對同學的北投溪生態博物館調查報告提供建議及想法。

 

 

張婉真老師回應

 

作品說明的部分,發現在主題分類上彼此間命明和書寫的風格蠻不同的,不過我覺得也不用過分修正它,可以保留大家分組工作的樣貌。不過在論述與詮釋上,希望可以思考一些關於自然與人文匯流的部分,也就是說,對於主題不要只有單點性的描述,要增加一些跨域的東西。例如談到自然的蕨類和鍬形蟲,目前多為生態面向的描述,可以加入人進到自然中的作用和影響等。

 

每件作品要談的議題都有它特別之處,以及要處理的問題意識,例如:「界線」談到「隔絕、人與自然的距離」等。但在個別的論述上要注意不要重複內容,舉例來說,平田源吾的故事就在文字中出現許多次。建議可以重點式的提示即可,每個作品之間也要再重新檢視,歷史內容盡量不要重複。

 

在社區裡做一個關於社區的展覽,其實我們是需要某種程度的「提煉」。因為在短時間內,我們想真正的「接地氣」是有難度的,所以我覺得現在大家討論出來的這種轉化為某種藝術性的展覽型態是不錯的,雖然是以攝影作品為主,但並不與當代攝影展覽走在一起,因為我們試圖在裡面做一些改變,而這也是我們在這一次展覽中所要做的一種揣摩和練習。

 

這樣以攝影與聲景為主的展覽,製作起來雖然不會太複雜,但同樣有困難之處,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想呈現出一種風格性,則要特別留意吊掛與陳列這些視覺要素。愈簡單就愈難呈現其中的況味,不過這也是展覽成功的關鍵。而展覽場地好藝時光相較一般場館彈性,沒有特定機構既定的規則,就要更用心表現出我們所要的展覽調性。

 

 


 

課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107-1新博物館學思潮 課程

教師:張婉真老師

交流對象:林智海 / 北投說書人

 


 

※本文轉發自 網站 北投散步